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外卖代送岂能拿孩子当“缓冲垫”?

  □月 落

  小孩哥送外卖,你见过吗?

  近期,“深圳华强北兴起小孩哥代送外卖热潮”的话题冲上热搜。深圳华强北等地多名未成年人因熟悉写字楼复杂的地形,趁着暑期,化身“跑楼小孩”的身份,从外卖员手中承接“最后垂直100米”的送餐任务。

  每单收费1至2元,既能让孩子在通过劳动收获报酬时体会赚钱不易,又能锻炼社会适应能力,还能帮助外卖员节省时间,降低送餐超时风险,承接更多订单,增加收入。“跑楼小孩”代送外卖看似对各方都有好处,但事实上却隐患重重。

  安全问题是首要风险。高楼电梯超载、楼梯间奔跑磕碰、陌生人环境潜在威胁……这些本应由成年人应对的场景,却因骑手“赶时间”的诉求,转嫁到缺乏风险判断能力的孩子身上,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尽管配送小哥将留存家长电话当作“安全措施”,但这并不能真正保障孩子安全,事故发生后责任归属也很难界定。

  此外,一份餐食在配送时几经转手,对于消费者来说,不仅无法保障知情权,且在配送过程中如若出现餐掉地上、送错地址、餐品丢失等问题,谁来承担责任?其中引发的食品安全风险让消费者直接成为了“便捷”配送链背后的无辜受害者。

  “跑楼小孩”代送外卖,看似是暑期实践,实则是安全与责任的严峻考验。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家长、配送员、外卖平台和社会共同努力。家长要为孩子选择安全、合法的实践活动,配送员和平台要提升服务能力,规范配送流程,保障消费者权益;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引导规范市场秩序,对风险行为及时进行制止。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孩子安全健康成长,让外卖行业更加规范有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杂文
   第04版:公益
警惕仪式感背后的甜蜜陷阱
“带薪减肥”前需正视自己
奶茶虽甜,但不要被绑架
别让“精致”卫生伤了公共文明“心”
任性“驴友”要为救援费用“埋单”
外卖代送岂能拿孩子当“缓冲垫”?
流浪猫管理,要爱心也要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