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任性“驴友”要为救援费用“埋单”

  □一 瞬

  探索新事物是保持好奇心的强大推动力,在大自然中探索城市里见不到的风景更是无可厚非,但却有人违规进入未开发区域,从而遇险。这不仅消耗大量公共救援人力物力,救援人员也面临诸多风险,救援产生的费用也应由被救者“埋单”。

  日前,有“驴友”攀爬未开发的野长城被困,好在无人受伤,救援人员连夜展开搜救将其救下。

  现实中这种情况并非个例,尽管网上一直有人呼吁不要违规进入未开发区域,但有“驴友”却罔顾禁令,所“探险”的地段往往是未经开发的“无人区”,有些地方根本无路可走,遭遇困境甚至会发生摔伤、死亡情况。

  而一旦陷入险境,救援他们的则是公共救援资源,其救援成本往往由政府部门和民间救援力量共同承担。即便是来自民间公益性组织的救援活动,他们包括救援装备、车辆的油耗维修、队员保险等成本,也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在笔者看来,这种任性擅闯禁区遇险呼救的行为,不仅空耗了大量公共救援资源,事后救援费用无人支付,也让整个救援过程伴随风险,甚至还有救援人员为此付出生命代价。

  更值得警惕的是,由于目前公共救援服务是免费的,一些人则将公共救援视为理所当然,抱有“反正有人救”的侥幸心理去探险,更有人以“探险自由”“意外难免”为由反对有偿救援。这从近年来违规探险引发的救援事件可见一斑,有些地区同一批“驴友”甚至多次因同一原因被困,造成公共救援资源大量浪费。

  笔者以为,对于任性“闯禁”的“驴友”,应该由其支付相应的救援费用。在遏制肆意“闯禁”之风时,需以法治手段为其套上管制缰绳,缚住其“驴脾气”。当每一次救援都伴随着清晰的责任界定,当每一次任性都需付出应有的代价,才能让户外探险在规则框架内安全开展,让宝贵的公共救援资源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这不是对探索新事物的否定,而是对生命与责任的双重尊重。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杂文
   第04版:公益
警惕仪式感背后的甜蜜陷阱
“带薪减肥”前需正视自己
奶茶虽甜,但不要被绑架
别让“精致”卫生伤了公共文明“心”
任性“驴友”要为救援费用“埋单”
外卖代送岂能拿孩子当“缓冲垫”?
流浪猫管理,要爱心也要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