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夜
微信的转账记录、朋友圈的奶茶自拍、茶饮店的满墙订单……8月7日立秋,“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以下简称“秋一杯”)席卷了各大社交媒体,也毫无意外地冲上了微博热搜,大家纷纷晒图留言,分享这一刻的喜悦。
作为2020年兴起的网络流行语,“秋一杯”是指秋季到来时通过索要奶茶或红包表达情感互动的社交行为。该梗最初因网友讨论秋季奶茶红包话题发酵走红,并在同年9月,因四川民警用此梗成功劝导轻生女孩而得以进一步传播扩散。经过五年时间发展,“秋一杯”已不单单是社交行为、情感符号,更成为茶饮行业破局发展的营销代表。立秋当天也俨然成为茶饮店的“双11”。
这杯奶茶为何能成为当代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心头好”?笔者认为,一方面,当前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减少,情感纽带弱化。而“秋一杯”则通过发送红包、隔空投喂等赠予、晒单行为,传递了恋人、亲朋、好友之间的关怀。在这一过程中,奶茶成了情感交流的媒介,“秋一杯”的仪式感也为年轻人的单调生活增添了不同色彩。另一方面,“秋一杯”本质上与“情人节晒玫瑰”“过生日晒礼物”等没有区别,都是为即时情绪体验买单的行为。但20元的小投入,便能换取朋友圈的点赞、收获他人的祝福,如此轻量级的社交货币,自然流通无阻。
当然,甜蜜浪潮之下,并非处处和睦之景。部分平台及商家以仪式感之名行刺激消费之实,让一些消费者陷入盲目跟风消费的甜蜜陷阱,忘记了仪式感的核心在于悦己。同时,“快乐水”背后所隐藏的“甜蜜”负担更需我们留意。据了解,一杯500毫升的奶茶含糖量可达30-50克,远超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每日25克上限,长期高频饮用会增加肥胖以及患糖尿病的风险。部分奶茶也含有较高的茶碱和咖啡因,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但相关成分及含量却没有功能饮品那般清晰透明,导致一些消费者在摄入后产生心悸失眠等问题。
笔者认为,通过“秋一杯”这样的仪式感维系感情、找到生活中的“小确幸”固然重要,但应理性参与,把握好尺度。要知道,真正的秋日仪式本没有标价,生活的滋味也不应囿于糖分,只要用心发现,努力找寻生活中的幸福点滴,平凡的日子也能变得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