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线描是一种带有很强趣味性和富有游戏性的美术活动。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目的不是培养所有学生都能够成为画家,而是利用线描教学,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通过线描的绘画形式,将自己用眼睛观察到的事物形象生动地表现在绘画纸上,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到创作对象之中,再现物体的美感,从而使学生学习美术的态度变得更加主动。
【关键词】灵活 线描 合理 造型
线描,就是用线条作画,是一门用线条说话的艺术,是儿童绘画的基础,也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带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富有游戏性的美术活动。这种活泼自由的美术活动形式,不仅能为学生系统并专业进行美术学习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更能让学生在一些实践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美术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文试图根据儿童的线描画,结合美术课堂教学实践,对美术课中的线描画谈几点看法。
一、理体线的运用,感受线条韵律之美。
“用一根线条去散步”,是德国艺术家保罗克利的一句名言,道出了线条的本质就在于它的生命力。线条既是最幼稚的造型语汇,也是最高级的造型语汇,因为所有孩子绘画的第一笔都是用线条来表现的。可见,线条是支撑和表现艺术形象的重要绘画语言。
线条形状的变化多种多样,用线来画物体不受光线和色彩的限制,更容易表现物体的形状、结构。线条有长有短、有圆有方、有粗有细、有曲有直,有的线条流畅舒缓如行云流水,有的线条刚强有力如铁画银钩,有的线条潇洒奔放并自由灵活,有的线条秀丽妩媚、婀娜多姿,这些线都给人带来形式韵律美的享受。
二、训练如何用线条来表现艺术形象。
对年龄层次不同的学生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
低段学生要求他们利用线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使其构图饱满。比如在画《春天来了》一课,先让学生说说春天的景象:柳条、燕子、青蛙、百花齐放、小朋友放风筝……学生感受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的景象简单地加以描绘。此时,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手中的笔已经按捺不住,在纸上就能大胆地勾画出一幅幅美丽春天的场景图画。画面充满了春的气息。
中段学生除了要求用线大胆外,还能够对物象作初步的描述,这种描述的能力取决于学生观察水平的高低,也取决于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线描教学之中。线条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它有自己的生命力,每个学生对物象所画所想的都不一样,每一根线都是一种表现力,显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只是学生易受情感经验的限制,对物象感到不知所措。可以通过提示联想类似的实物,由圆联想到头部、盘子、花瓶等等,由方联想到盒子、书包、房屋等等,由组合联想到各种有生命力的物象。
高段学生要求能巧妙地运用线来创造物体,提高画面视觉效果。平常让学生多观察生活中处处有可画的事物,去发现生活中看起来平常但蕴涵着美的事物。在画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线条造型能力,正确理解对象的形体、结构、比例,用线描的形式去表现形体的动态和神态。比如在教学《门》一课时,这是一节线描造型表现的课。门对学生来说直观感觉就是长方形,因此在讲解门之前,先让学生欣赏皇宫贵族的豪华门,学生马上兴致盎然,接着讲解豪华门的制作工艺及选材讲究,都反映了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线的强劲有力之感。之后再来欣赏普通农家民居门和园林景致的门,分析它们的不同样式,给学生营造一种线条也有错落有致的韵味之美。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能用线描的形式表现不同门的民族风格,有的粗犷,有的细腻,有的夸张,有的写实……学生的自主、探索、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强烈的审美感受。
三、保护学生作画创造力,培养自信心。
“儿童只要被给予充足的时间、帮助,获得与创造性材料接触的机会,那么每个儿童都能成为艺术创造的能手。”这是美国教育家·勒温费尔特说过的话。对所有学生来说,如果让他们画一根线,学生就会觉得很容易,特别是对画画失去信心的孩子,他们会觉得很好奇并出乎他们的意料,会一下子来了信心,同时就会试着大胆作画。比如,在教学《生长的植物》一课时,先用孤线、圈线、交叉线画出向日葵,学生一看向日葵就来了精神,得出植物会给我们带来一种积极向上的形象,同时也能给我们带来精神的享受。欣赏“荷花”、“古墙老藤”、“郁金香”、“梅”、“兰”、“竹”、“菊”等一些线描画植物,从中感受到植物美丽的姿态,它既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线描绘画出来的植物有着不同的美感。
经过多年的线描教学的实践,学生对绘画的兴趣越来越高涨,线描的运用也越来越得心应手,绘画的技巧得到提高,美术的鉴赏能力得到进展。在许多的绘画比赛中,学生的线描绘画作品多次获奖。我深刻地体会到线描画的教学能使学生学美术的态度变得更加主动,因为它就像一个自由表现的王国,不被客观现象约束,不受时空限制,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灵活地创造对象,描绘出一个崭新的别开生面的艺术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