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银龄调解,啃下拆迁“硬骨头”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卢伊扬)8月底,随着在调解协议上按下手印,财富大道南延工程最后两户居民的拆迁问题终于解决。螺洋街道五老党建共同体领头人余纪春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这场历时两个多月的调解终于尘埃落定。

  这两户人家的宅基地早年从某村民处购买。受限于农村土地买卖政策,至今房屋产权未能过户,房产证仍在原卖方名下。拆迁启动后,持有房产证的原房主和买家在对待拆迁安置方面存在分歧,而实际居住的买家却因没有房产证,面临无法获得安置的困境。

  “必须把政策给大家讲懂、讲通。”余纪春说。他十余次上门,家门口、办公室成了“临时讲堂”。“政策红线不能碰,但群众利益也要保障。”凭借十余年的调解经验,他在反复沟通中抓住了关键矛盾,是买卖双方的利益分配问题。

  调解组提出解决方案,将安置的房屋按市价折算,补偿款由卖方与买方按一定比例分配。这笔明白账让僵持半年的双方态度松动。经过从早上10点到下午2点,以及晚上7点到9点的两场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

  “这更像是一个重建信任的过程。大家得到了满意的解决方案,都很开心。”回想调解当天,桌上的一瓶瓶矿泉水和一份份文件,余纪春感慨道。

  财富大道南延工程是路桥城区西片重要的纵向发展通道。项目建成通车后,将优化区域路网结构,提升城市框架,改善周边居民的交通出行和生活条件,并进一步推进区职业教育中心项目的建设。

  此次调解的圆满收官,是“五老党建”参与基层治理的生动体现。在“五老党建”中,像余纪春这样善于讲解政策、化解矛盾的银龄力量还有不少。他们运用老教师的口才讲透政策,借助老模范的威信消除疑虑,依靠老专家的智慧设计路径,通过“银龄调解”模式,在各自擅长的领域继续发光发热。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园地
   第04版:公益
开学第一课 跟着工匠去研学
弘扬抗战精神 共筑国防长城
银龄调解,啃下拆迁“硬骨头”
指尖生花 杯间绘梦
菱角争鲜上市
防暑降温有新招?“穿上它,确实凉快不少”
“乡村艺校”成为村民的“快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