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众应参与到城市管理中去

  □章佳慧

  最近,“城管”话题热度不减。广州城管队员穿防刺衣的消息一出,立即引发网友吐槽。9月25日,贵阳和佛山这两座相隔千里的城市同时发生了老百姓追打城管执法人员事件,暴露出了舆论场上罕有的矛盾现象:一方面,城管暴力执法事件被媒体曝光层出不穷,这个部门似乎很强势;另一方面,近来越来越多的城管“被打”,又显示出这支队伍的弱势一面。这些看似相互矛盾的事实暴露出当前我国城市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笔者认为,增强城市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将“治”变成“管”,有助于破解当前城市管理困局。

  公众参与,从广义上讲,指的是必须包括所有关心公共利益、公共事务管理的人的参与,在实际活动中,泛指普通民众为主体参与,推动社会决策和活动实施等。目前,地方的执法部门也在积极主动践行公众参与城市管理工作,如西安市城管执法局设立城管执法公开日,合肥版“城管条例”或将引入公众参与机制……以台州为例,区行政执法分局推出的路桥执法微信公共平台、我当城管志愿者、城管执法体验日等一系列活动,都是从软硬件方面建立、完善和创新参与载体,加强与群众互通,让群众有机会参与到城市管理中。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城市管理成为现代城市运转的关键,当前单纯靠行政手段“压”、“罚”、“管”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及政治文明发展的需要。让公众直接参与城市管理各方面,加大公众参与力度,将有助于城市管理整体队伍的良性发展,有助于改善当前“妖魔化”城管的舆论导向。

  笔者认为,城市管理中的公众参与目前仍旧有大量的可发展空间,可从多个方面进行完善及拓展。诸如多样化、常态化执法体验活动,如区行政执法分局推出的“大走访”活动,实现了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需求,群众反馈满意度高达99.5%;同时,完善公众参与平台也有助于提高公众参与度,可健全微信公共平台、网络问政、政务微博等一系列公众参与平台,助推公众参与城市管理良性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专题
   第04版:综合
   第05版:教育周刊
   第06版:教育周刊·博阅
   第07版:教育周刊·博阅
   第08版:教育周刊·新知
多部门联合整治 确保落实长效机制
公众应参与到城市管理中去
环卫工人创作《环卫之歌》
服务基层 放飞梦想
以法治思维指导城管执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