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再苦,习惯就好”
王超是一名“80后”,他的谈吐,比实际年龄要成熟老练很多。
王超毕业于湖北一所高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2003年毕业那会儿,恰逢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到学校招人,于是,他便顺理成章地加入了这个团队。
2004年的金刚公司,对一个刚从学校毕业,对工作环境抱有一定幻想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欠缺吸引力的。“那时候连一条水泥路都没有。”王超回忆道,“在宁波和临海的基地实习了一段时间后,我就来到了金刚公司。当时需要经过桐屿那边的小泥巴路来公司。”而让王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来自贵州的他,第一次在台州感受到了台风的威力。“当时大风把公司的出租房都吹倒了。”王超说到这些,依然心有余悸。
跟公司绝大多数的同事一样,初出茅庐的王超也是从最底层做起。最初的那个阶段,工作真的很辛苦。每天,同事们下班了,他还在上班;别人还没上班,他已经在车间里待着了。最夸张的一次是接连上了三天班,极其疲倦的他直接睡在了车间的地上,把领导和同事吓了一大跳。最后还是领导派人将他给扛回宿舍,迷迷糊糊中听到一句话:“让小伙子回床上好好睡个觉。”
“是你的任务特别重呢,还是你性格本就如此?”记者问王超。 “可能跟我的性格有关系。”王超说,自己是个很较真的人,当时就觉得,作为一个新人,很多东西都是第一次接触,如果能多做一些,那么上手也会快很多。“我一直觉得,条件再艰苦,习惯了也就是那么回事。”王超说。
天道酬勤,王超的努力没有白费,没过多久,他俨然已经是一名技术老手。现在的王超,是金刚公司总装分厂A2组的组长,主要的工作范围是保证每天生产任务的完成、控制生产成本以及对一线员工的培训。在王超的观念里,跟机器打交道,再繁杂都有一个套路,更累的是对一线员工的培训。“现在新进来的员工,年纪小,家庭条件也好,跟我们那时候相比,他们不愿意吃苦,态度上也会松懈很多。”王超告诉记者,相对于那些脑子很灵活、动手能力强的来说,他自己更加喜欢能吃苦、踏踏实实的新人。“一开始上手慢不要紧,态度一定要端正,态度对的话,多教几次,总会教出来的。”王超如此认为。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如此一板一眼的技术工,在大学的时候,竟然是一名文艺青年。说到那段经历,王超有点不太好意思:“那时候我是学校的学生会秘书长兼文学社社长,当然,纯粹是个人的兴趣爱好。”至于为何会选择机电一体化这个跟文艺完全不沾边的专业,是因为他当时看中了汽车的发展前景。“毕竟还是要考虑吃饭问题的嘛。”王超笑着说。
“阿婆是我们爱情的最佳见证人”
当然,对文艺的爱好也让王超收获了自己的爱情。王超的爱人汪丽娟是他的大学学妹,两人结识于学校社团的某次文体活动,并很快确立了恋爱关系。
汪丽娟现在是金刚公司的生产物流部记账组组长,2005年8月入职。说起来,两人的爱情并不是一帆风顺。刚毕业那会儿,汪丽娟在同事的介绍下,南下去了广东,而王超则选择来浙江,开始了将近一年的“异地恋”生涯。
“我们公司开杂货店的阿婆对我可熟悉了。”王超笑着说。在那一年时间里,王超每天都要去杂货店给汪丽娟打电话,有时候十几分钟,有时候能聊上一个小时,细细的一根电话线,维系着两个人相隔一千多公里的爱情。
很多异地恋到最后都是无疾而终,而他们两人的异地恋最终修成了正果。问及原因,王超得意地说:“还不是我的‘缠功’!”王超在给电信公司贡献了将近一年的电话费之后,他向汪丽娟表达了自己想结婚的念头。汪丽娟也是个爽快人,几天之后,便从广东飞到了台州,出现在王超面前。几个月后,两人组建了家庭。一年半后,儿子王柏淳出生。
“杂货店的阿婆真的是我们爱情的见证者。”王超说。从一开始的一个人,到两个人,再到现在的三人行,幸福就是这样一点点累积。他现在抱着儿子去杂货店买东西,阿婆总会跟他亲切地打招呼:“你就是当时天天在我这给女朋友打电话的小伙子吧,现在儿子都这么大了。”
王超说,自己是典型的“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性格,夫妻俩安安分分过日子,手把手地教儿子,现在的生活,就是以前预期的那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