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生活周刊·悦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07月10日 星期三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只狗的人性

  □一只烟

  记得不止一次和朋友说过同样的话:我大概永远不会去养一只狗或猫,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因为无力承担那份责任。每每看到美女抱着狗或猫在街上溜达时,我也几乎不会心生羡慕之情,反而害怕狗或猫成为美女身上饰品的其中一件。

  而一部1987年的日本电影《忠犬八公物语》,更让我坚定了不养狗或猫的想法。

  《忠犬八公物语》这部电影,应该有不少朋友听说过,为它流泪的观众不在少数。这部风格朴实的电影,据说是一件发生在1935年的真事。故事极其简单,一只名为八公的秋田犬来到老教授上野秀三郎的家中,两者之间渐渐建立起浓厚的感情。每天早上,八公都会目送着主人出门上班,傍晚时分则会独自跑到附近的涉谷火车站迎接他下班,风雨无阻。直至一天,八公没有在火车站等到主人,主人在大学课堂里突然中风,意外死亡。但忠诚的八公,依然如往常般,坚守在火车站,不管自身命运的颠沛流离,直至孤独地倒在等待里。

  想到八公,眼睛依然酸涩,它早已经不是一只狗,它身上的闪光点甚至比人性还要高明几层。正因为如此,我想先说说在电影里看到的、却和电影情节无关的现象。故事虽然发生在1935年的日本,但已然能够看到当时日本的文明程度相当高。一个生活在小县城的农学教授,拥有丰厚的收入,足以支撑全家人优渥的生活,并且所有人对老教授尊敬有加。这足以从侧面说明,当时日本对知识的敬畏,这是当前的中国无法企及的。

  在这部电影里,除了主人公八公,还有几位女性角色,其中最突出的是教授的爱人和女儿千鹤子,她们可以代表多数日本女人的形象。教授的爱人自始至终都反对养狗,因为之前他们家养过狗,狗的过世让他们悲伤了很久,不想要重复这样的伤痛。但因为丈夫喜欢,爱人便默默接受下来。而电影中的千鹤子可以说是一个超出时代行为准则的女孩,她自由恋爱、未婚先孕、奉子成婚,如此前卫的女孩,即便穿上了西式婚纱,依然心甘情愿发誓“一辈子顺从他”,“顺从”二字,便是婚后一日日对丈夫的侍奉与照顾。

  但不管电影透露出多少讯息,八公始终是电影里夺人眼球的部分。记得电影里教授给八公捉虱子,一只只按顺序摁死在一块白色的布上,捉了好几十只,然后他们一起洗澡。狂风暴雨的夜里,教授梦中想起八公还在院子里,起来将早已湿透的八公抱到家里,给它取暖,让八公睡沙发,自己挨着八公坐在地上睡了一夜。这样的画面,没有惊天动地,却似在平实的针脚线里缝了几针金线银线,熠熠生辉。

  教授出事当天,八公狂犬不止,不愿意教授出门,却无力阻止。就这样,八公再也没有等到教授回家。或许有人会说,虽然八公几年如一日地等待主人,不过是因为习惯,顶多也就体现出“忠诚”。但当你看到八公为忠诚付出的代价是挣脱铁链、瘦到皮包骨头、甚至有尊严到拒绝任何好心人的施舍时,这样的忠诚,直击人心。

  中国文化里也有一只被人膜拜的狗——哮天犬,但它不是凡物,而是神,或者说是神的附属品。而八公是真实存在的,它从被娇宠到选择做一只流浪狗,不仅赚取了全世界的眼泪,更引起了众人对人性的思考。

  电影里这样一个镜头仿佛烙印般刻在我脑海里:八公在涩谷火车站等待多年后,一位记者将它的故事发表到了报纸上,教授的爱人看到后,急急赶来找到它。但八公是知道她要带走自己的,这却是有违它的使命的,它一次次避开教授爱人的寻找,就在离她最近的地方。八公做到了,有尊严地活着,只将自己的一生,交给上野秀三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公告
   第05版:生活周刊
   第06版:生活周刊·悦活
   第07版:生活周刊·悦活
   第08版:生活周刊·综合
瘪瘪嘴,韩国菜
伦敦的“糖果世界”
一只狗的人性
今日路桥生活周刊·悦活06一只狗的人性 2013-07-10 2 2013年07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