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新闻周刊·百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1年03月11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梅花词
辛酉

  赏梅饮酒似乎是宋代词人的一大嗜好。宋神宗熙宁七年,在初春的某个寒风料峭、梅花飘香的下午,杭州太守杨元素的府衙内高朋满座,接到请柬的数十位江南名士汇聚一堂,参加一年一度的“梅花宴”。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是所有来客当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位,这一方面是因为他当时在文坛名声日隆,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与杨太守同为四川老乡的特殊身份。不过,对于他在《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一词中,诸如“蹋散芳英落酒卮,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这类描写,我却深表怀疑——苏东坡不善饮酒是众所周知的事,与李白、张旭那样的酒鬼比起来,他顶多只能算个看客,这一点他还不如晚年的辛弃疾,“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稼轩先生在《临江仙·梅花》一词中说,有一次他在郊外赏梅饮酒,因为迟迟不肯离去,以至于“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李清照在《清平乐·梅花》一词中,也说自己“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比较有趣的是一首题为《玉楼春·红梅》的词,易安居士寄语情郎:“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这个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怨妇,真不愧是婉约派词人的领军人物,将青春期少女的怀春情愫表达得十分温婉、含蓄。 

  宋人写梅花词最有名的应当首推姜夔的《暗香》、《疏影》。姜夔少年时代便已扬名文坛,不但诗词书画俱佳,而且精通音律,擅长各种乐器的弹奏,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然而,像所有不得意的文人一样,此人一生不仕,生活困顿。谢章挺《赌棋山庄词话》说他:“家贫无立锥,然好客,未尝一日倦。少时即奔走四方,一时如辛弃疾、杨万里、楼钥、王炎、周文璞,皆爱其才,为之延誉。”在书剑飘零的流浪生涯里,他的主要生活就是诗酒江湖寄情山水,偶尔经朋友介绍给有钱的财主写点报告文学,或者画几幅水墨画换些柴米钱。辛亥年冬天,诗人范成大的石湖别墅梅花盛开,他冒雪前往苏州看望这位功成身退的老朋友。“范有青衣曰小红,色艺双绝。一日,范授简,徵新声,夔制《暗香》《疏影》两曲以进,范使二妓肄习之,音节清婉。”范石湖历来欣赏姜白石的才华,对这两首新作的自度曲非常喜欢,尤其对“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之句,更是把玩不已。姜白石辞别回家时,范石湖以歌妓小红相赠,虽然史书上关于小红的记载很少,但考虑到古代的歌妓都是精通六艺的才女,按照现在的标准起码都是省级作协会员以上的女诗人。因此,深得两位大诗人宠爱的小红,其才华与苏小小、薛涛应该在伯仲之间,是个名副其实的实力派女诗人。“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姜白石抱着美人《除夜自石湖归苕溪》:“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古代文人雅士之间赠送美人,犹如英雄侠客之间赠送宝剑,胸襟和气度都不是当世多如过江之鲫的小肚鸡肠者流可以同日而语的。姜白石得赠小红惬意而归,其踌躇满志、顾盼自雄的神采可以想象,应该不输于当年“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新科进士孟东野吧。 

  此外,比较有名的梅花词还有陆游的《卜算子·梅花》:“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历来被高洁之士奉为座右铭。晏几道感时伤怀的《蝶恋花》也很有名,其中“横玉声中吹满地,好枝长恨无人寄”之句,与黄庭坚《虞美人》“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之句异曲同工。前者怀才不遇,后者失意遭贬,写的是两种境况,表达的却是一种愁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图说
   第05版:新闻周刊
   第06版:新闻周刊·小时代
   第07版:新闻周刊·百态
   第08版:新闻周刊·车之家
梅花词
怀孕了,该怎么实施胎教活动?
文学,不曾放下
今日路桥新闻周刊·百态07梅花词 2011-03-11 2 2011年03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