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1年03月11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大平台”拓出“转型升级”路

  本报讯  (记者  徐雨薇)  站在城区最高的石浜山顶,放眼望去,路桥新的经济地貌雏形显现:东部沿海开发潮流涌动;西部铁路经济热闹喧嚣;北部环湖碧波荡漾。 

  借梯凳高,搭台望远。近年来,我区牢牢把握沿海产业带开发、甬台温铁路开通、栅岭汪排涝调蓄工程开建的重大机遇,致力打造“三大平台”,推动经济方式加快转变,经济运行质量、产业能级、经济开放度等多方面迈上新台阶。 

  沿海开发大平台  拓发展新空间 

  苍海变桑田。工程主体基本完工的三山涂围垦区,昔日的汪洋已经成为厚实的土地,纵横交错的道路初具雏形,规划有致的厂区打桩动工,这是一方产业布局的新热土。 

  两年之后,东迁的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将在此建成,该基地达到年拆解各类固废500万吨、销售收入600亿元、利税80亿元的生产规模。 

  日前,站在基地厂区施工现场,市民王先初指向远处的海岸一发感慨:“宏伟的蓝图将在这片海岸线上展开,这么一大片地方,给多少路桥人带来了希望啊。” 

  以建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为先导,围两涂、夯基础,推动制造业主战场东移。三山涂、黄礁涂围垦分别完成总工程量的90%以上;75省道南延、金清渔港等基础设施开工建设。 

  而不久前,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跻身省级产业集聚区,更是这个制造业主战场东移的一次漂亮演习。 

  “省道通过这里,我们以后运蔬菜也方便了。”看着正在铺设的75省道,金清镇新联村村民无不感叹。 

  该村党支部书记杨仙程认为,依托75省道带动的物流发展,将推动该村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 

  这一年,作为沿海开发平台主战场的金清镇主动融入沿海产业带建设,以“项目推进年”活动为载体,突出抓好打基础、促长远的项目,进一步积蓄发展后劲,该镇像新联村一样受到重点工程项目效益辐射的区域还有很多。 

  目前,千亩盐场用地项目已有24家企业开工建设,75省道南延金清段基本全线贯通,沿海高速公路项目已报批,金清渔港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十塘坦地已完成征地工作,金清大道东延、金清物流港项目前期工作已着手准备。 

  铁路经济大平台建发展新坐标 

  两年前,市民陈清山如愿在家门口坐上了火车。铁路给陈清山等路桥人带来美好遐想的同时,也给路桥带来了好机遇。 

  早在这条铁路规划建设之时,我区相关部门就着手研究铁路经济,做好铁路经济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甬台温铁路的建成通车,被视作另一层重要意义和特殊使命:这是一条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铁路。  (下转3版)  

          

  (上接1版)  “三大平台”拓出“转型升级”路。近年来,我区精心谋划,全力打造以货运场站为核心的城市物流、市场集聚和工业新兴区,使铁路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社会转型的新支撑和结构调整的新支点。 

  早在2009年,为迎接铁路时代到来,我区依托甬台温铁路,投资启动新建现代化物流基地。基地以台州铁路货运站为核心,从南到北有序排列着:粮食物流中心、台州市国际物流中心、公铁联运中心、公路货运中心等。 

  同时,斥资近10亿元,推进与铁路并行的104国道改建工程,并在主干道两侧,储备大量土地,重点引进大型仓储、物流、市场等项目,增进了公铁联运的互动与配合。 

  铁路经济整合工贸互动的供应链体系。区委、区政府在台州铁路货运场站周边着力打造工业新兴功能区和商贸市场集聚区,通过物流基地、专业市场、现代企业之间的对接,加快二三产业集聚,实现高效物流向供应链一体化转变。 

  目前,甬台温铁路台州南站基本建成,台州市物流园区和西市场园区建设正式启动。区现代服务业办公室主任罗雄文向记者描述了这个区块的蓝图,150万平方米的大型市场集群,这将是仓储、物流、公交、洒店、公寓、居住社区配套齐全的城市副中心。 

  环湖发展大平台  创发展新业态 

  2月17日,天稍许放晴,在外经商回家的桐屿街道农民陈仁义驱车来到了栅岭汪排涝调蓄工程一期(隧洞)施工现场。 

  看着忙碌的施工现场,对这项梦寐以求的基础工程,陈仁义很是感慨。看来以后的日子不再潮湿,而是滋润了。 

  陈仁义告诉记者,三面环山、地势低洼的桐屿、螺洋街道等地,每次暴雨过后便是积涝成灾。该工程的竣工可使这些区域的防洪排涝标准从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当然,陈仁义的感慨远不止这点,最能拨动他心弦的是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在他的家乡打造环湖生态经济圈。 

  在一次大会上,政府这样要求:按照能并行推进的工作同步安排落实、需前后衔接的工作掐准时间节点的要求,全力以赴推进栅岭汪排涝调蓄工程建设。深入研究周边地区的开发建设,集聚高端资源要素,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高档次的优质居住区、高层次的精品商务区、高品位的休闲观光区、高集聚的总部经济区,倾力打造环湖生态经济圈,使之成为我区产业发展的新空间、转型升级的新天地、城市功能的拓展区。 

  事实上,陈仁义的梦想正在接近现实,环湖发展大平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栅岭汪排涝调蓄工程被列为省重点建设项目,绿心桐屿片区城市设计概念性规划通过评审,白石关交通隧道、栅岭汪排涝隧洞两大控制性工程开工建设。 

  桐屿街道,环湖发展大平台的主角之一。去年,实行一项工程、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三个一”推进机制,确保重点工程有序推进,他们要用自己的行动和努力来把这一关乎当地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幸福指数的平台承建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图说
   第05版:新闻周刊
   第06版:新闻周刊·小时代
   第07版:新闻周刊·百态
   第08版:新闻周刊·车之家
租客与房东
“三大平台”拓出“转型升级”路
药监专栏
今日路桥综合03“三大平台”拓出“转型升级”路 2011-03-11 2 2011年03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