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傍晚,阳光懒懒地洒在光洁的水泥路上,似在昭示着忙碌的一天即将过去,终于可以放下工作享受一段悠闲。此时此景,却有一个人影追随着一辆车奋力狂奔,手里还拿着电话焦急地拨弄着。路上的行人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一幕,疑惑着发生了什么事情。
转过一个路口,追上了。气喘嘘嘘地趴在车窗口,说:“你相机落我家了,多亏你们没有走远,让我赶上了。”真诚的一句话,憨厚的一个人,这就是戴先树——住在出租房里的一位外来打工仔。
这里,要诉说的就是戴先树和他房东丁完喜的故事,平凡却处处透着感动。
一住9年,从没挪过窝
绕过弯弯曲曲的村道,戴先树租的房子就在峰江街道后黄村的一个三岔路口。一排矮旧的两层老房,外来务工人员聚集,戴先树一家3口也住在其中。不大的小隔间,放置着2张木板床、一张方木餐桌、一个灶台、一台小电视机。进屋的时候,儿子刚提着泡好的热水放到桌下。
戴先树的小隔间在一楼最前端,阳光能够直射。后面有限的空间也被隔成了大大小小的4间,分租给了其他务工人员。连同二楼的房东,这幢两层楼房住了10多个人,进进出出,像是一个大家庭。
戴先树是这间老房的第一位租客,也是住得最久的一位。9年前,他从重庆老家来到峰江,从事拆水箱工作。当时,由于经济困难,加上就夫妻二人,戴先树就想找个便宜的,只要能够遮风挡雨就行。
“也是缘分,就找到了这里,房租比其他地方便宜。”戴先树说。
这一住就是9年。虽然经济条件变好了,但是戴先树依旧没有换地方的想法。
“同房东有感情了,这么多年,这屋子的租金依旧是这边最便宜,每个月才100元。”戴先树说。
采访当天,房东丁完喜不在家。戴先树告诉记者,房东没有妻儿,生活条件不大好,长年在黄岩当清洁工,一年到头鲜少回家。
“这两天我刚从另外几个租客那收了房租,原本说好今天回来拿钱的,但是他说有事耽搁了,过两天再回来。”戴先树说。
凡事帮忙,背后是信任
电费、水费、电话费、房租费……几年来,戴先树一直帮着房东收缴这些费用,甚至还帮房东去村里领补贴,而房东的电费存折、身份证也都放在戴先树这里。
戴先树从一个盒子里拿出几个小本子,告诉记者:“我怕算不清楚,也怕忘记,就把收的房租、电费什么的都记在这些本子上,一本房租费、一本水费、一本电费。”
翻开本子,日期、名字、所交费用,一排排一行行,清清楚楚、仔仔细细地记录着,并连着收据、存款单都收起来夹好放着。
“我没什么文化,记得不大好,只是尽量写得清楚些。”稍显黝黑的脸上似有些难为情。
除了定期查看抄写电表、水表,定期收缴电话费、房租费,戴先树也时常帮房东解决生活上碰到的麻烦。碰到没水就帮忙查看水闸,没电就帮忙检查电闸,厕所堵了就拿工具疏通……零零碎碎的琐事,其他房客碰到问题总是第一时间找戴先树。
“房东腿不方便,犯病时,就让我帮他去药店买药,说是我买他放心。”戴先树说。
无间感情,承载着付出
一个人,能够将家中一切交予另一个人管理、负责,这样的信任从何而来?
不禁想问:这么多钱都让戴先树一个人收着,房东就这么放心?
“其实刚开始,我说帮他收租金,他不愿意,也不相信的。”戴先树说,但是时间一久,戴先树的为人逐渐让房东认识到,这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
“主要是有这么一件事情,让他对我改观,觉得我这人讲信用。”戴先树告诉记者,“有一年,我回家呆了3个多月,但是还是按时交了房租。”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很多外地人回老家,房子租不出去,于是戴先树帮房东想办法,房价不涨,介绍自己的熟人过来住,写租房广告牌……以至后来,房东直接让戴先树在租房广告牌上写他的电话号码和名字。
“大家住在一起,能相互信任才是真的好。”简短的一句话,却道出信任的背后承载着付出。
“人,就是你好我也好”
去年,戴先树买了辆摩托车,房东看到了,说:“这房门小,你摩托车进出不方便,等年后回来我给你建个大门。”
戴先树笑着说:“不管建不建大门,就他这句话,我觉得就够了。”
戴先树乐于助人的性格在邻里间也是有名的。碰到下雨天,看到邻居衣服没收,戴先树总是帮着收进屋;邻居没空交水费、电费,只要戴先树有空,都会帮着去缴;没时间去接孩子放学回家,戴先树有时间也会帮着去接……虽然这都是生活上的小事,但让戴先树深受大家的喜爱,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老乡,都热情地唤他“小戴”或者“戴五”(因为兄弟中他排行第五),并且逢人过节、结婚生子,也会给他发喜糖、喜饼。
“邻居之间相互帮助是应该的,人,就是你好我也好。”戴先树说。
采访手记
是啊,人,就是你好我也好。反复回味着戴先树这句听似平凡却意义深远的话。
一个远从重庆过来的打工仔,9年的时间,点点滴滴的积累,和房东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让原本互不相干的两个家庭融合成了一个大家庭。这份特殊的感情,让人看到了路桥人和新路桥人和谐相处的温馨画面。
对路桥这个外来务工人员聚集的地区而言,本地人与外地人和谐相处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关系着社会和谐稳定,也关系着经济的发展。
在这里,我们期盼:更多的路桥人和新路桥人,能够像戴先树和丁完喜一样,互相友爱,不分彼此,为自己、也为路桥这座城市写就更多值得回忆的美丽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