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我辞去了老人院刷碗的工作,随后度过了非常难熬的一个月。
这一个月,我四处收集各种招工讯息,在打电话预约面试时间、去面试、等消息的循环中煎熬。有的是因为不收外国人,有的是因为不收留学生,还有的是因为我日语不好,总之被拒绝的理由各种各样,结果就是没工作。我靠着之前攒下来的钱生活,看着存款一点点变少,好看的衣服买不了,想要的东西只能看,心里万分着急。
一个月后,我在招工杂志上看到一家蔬菜水果工厂在招工,上面写着:“留学生大欢迎”。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必须要去试试。我联系了当时语言学校的生活老师(专门负责留学生生活,比如寝室卫生的打扫、学生生病带去医院、帮忙找工作)。生活老师是一位60多岁的日本老太太,她打电话给工厂,问了具体情况,再带我去面试。过程非常顺利,第二天,我就开始在这里打工了。打工地点离寝室比较远,骑自行车要40多分钟,骑的又是小路,晚上让人有些害怕。幸好,一位从我们语言学校毕业的男生也在这里打工,我们住得近,每天都一起骑车回家,后来,我们成为了好朋友。
工厂一共8个留学生,4个中国人,4个越南人。如果休息的话,有时候我们4个中国人就会去附近超市买点啤酒,坐在海边聊聊天,回顾在国内的日子,顺便展望下今后的生活。那段时光,至今我都会常常想起。
工厂的社长是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子,有时候脾气有些大,不过挺幽默风趣。他是一个十足的工作狂,每天都在厂里跟我们一起忙。他平时很少见自己的孩子,每次回家,孩子都会“爸爸爸爸”地叫着缠着他。他的情况也代表了很大一部分日本人的情况,拼命工作,家里托付给妻子。正因为如此,很多日本女性都是专职的家庭主妇,不然,双职工家庭,可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领班是一位40多岁的未婚中年男子,在这个工厂做了20多年。他沉迷于电子机赌博,工资基本都搭进去了,也许就是因为这样才没有钱娶老婆吧。在日本,很多四五十岁的男人没有结婚,据调查显示,20个日本男人中就有1人终生不婚。
后来因为钓鱼岛事件,整个日本的进口行业受到影响,特别是蔬菜水果方面受创更重。我们厂大部分蔬菜从中国进口,所以,当年10月份就倒闭了。在解散前,工厂表示,如果找到了其他工作,可以提前离开。我顺利找到一家便当工厂,第一个离开了。
这家便当工厂在当地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据说现在属于日本的国有企业。工厂里有很多中国留学生,但大部分还是日本的大妈们。她们的文化水平很有限,算是日本底层社会的人,有着各种是非口舌,吵架吵不过就开始干架。总之,在这里我做得不开心。但也有比较好的日本阿姨,如果有人欺负我们留学生,会帮着我们说话。
除了这份工,每天早上,我还在一家宾馆打扫卫生。跟我一起工作的是一位70多岁的阿姨,她丈夫患有癌症,只要有工作机会,能多赚点钱,她都会全力以赴。她每天都会出勤,连过年都不休息,也很少迟到。记得一年中,她只迟到过两次。我跟阿姨关系很好,在我辞职离开时,她还送了我一个刻有我名字的印章。在日本,印章是很重要的东西,只要是跟钱有关的,基本都需要用到印章。现在,我还保存着这个印章。
以上是我在日本第二年的打工生活。早上五六点开始干活,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到宿舍,日子过得很辛苦,但这些都是我未来生活中很宝贵的经验,让我学到了不少生存方式。
这个世界,只有少部分人是含着金汤匙出生,所以,未来要靠我们自己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