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霓岙村的敬老孝心账

  □本报记者 梁佳

  自古,中国就有“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传统,因为村子靠着山,经营公墓的金清镇霓岙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还算不错。近年有统计数据显示,该村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600万元以上,用于老龄事业经费达60万元(含老年人60周岁以上有关福利费每人每月100元)。用村党支部书记沈海荣的话说,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的是让村里的老人快乐地生活。

  敬老已成村里传统

  算起来,村里向老人们发福利费,是近五六年的事情。到了沈海荣这一届,这事得到了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便得以延续。“算起来一年也不过千把元钱,放在年轻人那里不当用,可能很快就花完了,但放在老年人那里,他们会省着花,就很好用了。而且还可以化解老人家庭矛盾,让他们快活、舒心地度过晚年,多好啊!”沈海荣深有感触。

  今年是沈海荣当“村官”的第10个年头,此前,他当过委员、村委会主任。在以往的工作中,村民因为养老引发的家庭矛盾并不少见,他时常要帮忙调解。

  “当委员的时候,子女赡养老人,每年提供些粮食或几百元,老人生病的时候给看个病就够了。但就算这么少的要求,有的时候,老人家里哪怕有四五个子女,他们也会为了那几百元而争吵不休。”沈海荣说,“不过现在不一样了,村里富了,政府又给予老人相应的补贴,很多福利大家都能享受到。这几年,村里没再发生因为赡养老人而闹家庭矛盾的事情。”

  村里为老人发福利这件事,在这几年的运行中得到了很好的反馈,正因如此,村里支持老人事业的心也更加坚定。仅去年,该村就在新建、装潢老人协会上花费了40余万元。如今,那儿建起了居家养老服务站。而这些年,村里重视老龄工作,还先后被区委区政府授予老龄工作先进集体,被区体育局授予小康型老年体育村,被区老龄委授予敬老模范村、二星级老年活动中心等荣誉称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要说霓岙村的敬老美名,早已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对于这点,金清镇下梁敬老院院长梁小友看在眼里,一个“好”字脱口而出。

  “今年重阳节时,他们又来看老人了。每逢过年过节,村里都会带礼物来看看住在我们这儿的老人,即使书记、村委会主任过不来,其他村干部、村里的老人协会会长也会带着慰问金、慰问品过来,再不然就是让老人家的亲戚给带过来。”梁小友介绍道,“老人如果有事,一个电话过去,他们都会立马赶过来。”

  这样的褒奖,沈海荣他们未必知晓,不过沈海荣知道,敬老院一个电话过来,就意味着出了状况。“现在住在敬老院的赵彩娇、薛领姐都已八九十岁,家中无人照顾。除了生病时带她们去看病外,有时老人家闹着要回家,还真只能哄着,给她们买点水果、点心,过去陪陪她们,让她们安心地住在敬老院。”他笑着说,“老人家都是需要哄的,好在这些方法还都奏效。”

  中国有句老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意思是,我们不光要爱护自己家里的老人,也要关心其他老人。后半句,沈海荣做到了,前半句,他也尽己之力践行着。

  “老母亲晕车,出远门的计划就落空了。不过,我很支持她走出家门,参加集体活动。”而对于自己的孩子,比起说教,他更擅长用实际行动去感染,他自信地说:“做孩子的榜样,这样孩子也会尊老爱老!”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专题
   第04版:综合
   第05版:教育周刊
   第06版:教育周刊·博阅
   第07版:教育周刊·博阅
   第08版:教育周刊·新知
横街组织机关干部学习四中全会精神
霓岙村的敬老孝心账
图片新闻
安装系统 实时监控教学过程
“泰隆”“博爱”上台传经
5人因妨害民警执法受罚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