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目标
根据《路桥区“五水共治”行动计划》的安排部署,一年计划(2014年)要重点治理全区范围13条群众反响强烈、对防洪排涝等有重大影响的“断头河”,其中包括洋张泾——南官河连通工程、双水河东延工程、林家河连通工程等涉及全区范围的重点、难点以及当前亟需处理的河段;三年计划(2014-2016年)实现主城区、镇区河道的初步连通;五年计划(2014-2018年)实现主城区、镇(街道)河道基本连通,辖区内原连接河道的箱涵、涵管等埋设管路要全面清淤。
“龙潭里因形似飞龙而得名,民间流传着许多美好的传说,所以它的文化底蕴是非常深厚的。我们认为峰江街道可以借此机会挖掘水域文化,做足这里的水文化文章。”“前七份内河周边有一些待开发的地块,把这里整治好了就能带动周边地价的增值,而凤阳铺泾至百洋泾是一条绕村河,打通堵塞河段促进河道循环流通,必定能从‘人水和谐’的生态层面给凤阳章村打造美丽乡村精品村增光添彩。”在走访“五水共治”“断头河”连通工程过程中,水利海洋渔业局副局长姜金宇根据每个项目的特点向记者一一介绍道。
姜金宇说,水利局作为此次“断头河”连通工程的主要牵头部门,不仅要让“断河头”在硬件技术上实现明河贯通,更要引导实施单位从人文、生态、景观、休闲、亲水、社会经济等层面发掘亮点,各扬所长,落实水利局在全区“五水共治”誓师大会上的表态:让老祖宗留下来的河道恢复盎然生机!
让美丽乡村更美
新桥镇的金大田村有个休闲公园,不论是油菜花时节亦或一片金灿灿的向日葵时节,这里都是众人争相前往的地方。休闲公园之所以美,离不开环绕着她的金大田内河。这条河不仅让这块土地更富有江南水乡的灵气,也为村庄注入了灵魂。但不熟悉金大田的人不会知道,其实3年前这里就是一个垃圾场,金大田内河也只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垃圾河。
距离金大田内河不远的康家河,是该村的另一条河流,她会一下子把人带回3年前——垃圾、淤泥、杂草丛生……该村新上任支委金银富说,这条河就是3年前金大田内河的面貌。沿着这条正在整修的康家河走上一遍,发现不少河塘都是死水、“沉睡”了几十年的垃圾让河道变成了“断头河”。河不通,村庄就美不起来。村庄不美,谁还愿意再来金大田?
对于金大田人来说,借着“五水共治”这阵劲风,让康家河变成该村另一条金大田内河,就是当务之急的事。河不断,水流长,日子才能蒸蒸日上。
同样也是在新桥镇,凤阳章村因为有一条绕村潺潺而流的环村河而更显灵气,让去过该村的人无不因为它良好的生态环境而惊艳,但熟悉情况的人都知道,实际上这条环村河也有自己的难言之痛——“断头”。“流经凤阳章村有两条河流——凤阳铺泾和百洋泾,绕村总长约3公里,因道路建设和村民违占而堵塞的河段在村庄的西面,约有10米宽、50米长。”据镇长车洁琼介绍,此前环村河是一条垃圾河,凤阳章村就被围绕其中。2013年该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镇村联动,全民参与,花了大力气对河道以及全村的池塘进行了清理、清淤、拆违等整治,才有今天这番干净整洁的模样。虽说此前河道整治成效非常明显,村民们保持得也不错,但“断头河”的存在就像雪白布块沾染上了一个小黑点,总是让人看着不顺眼。而凤阳章村又是全区首批通过“全市美丽乡村精品村”验收的村庄,有污点就意味着荣誉来得名不副实。今年该村将结合水环境整治、营造水景观等,对各方面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打通“断头河”、提升水质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
“老话说‘流水不腐’,只有让‘断头河’流通起来水质才会变好。我们从去年年底开始全面关停养殖场和环评不过关的企业,并陆续完成拆违和截污。接下来,将结合‘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对这条环村河进行景观改造。以后你们来到这里将会看到一个占地30亩的湿地公园,而旁边就是一条两侧美人蕉摇曳,上面开满莲花,鱼虾在潺潺溪水中自由穿梭的美丽河道。”车洁琼指着“断头河”以及旁边一块已经初显雏形的公园空地满心期待地说道。
“断头河”整治拉动水经济
“这块地价比预期增值了约15%,我们原来没想到能拍出这么高的价格。”在新桥镇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该中心主任梁悦变戏法似地将一幅美丽的规划图展现在记者面前,“这就是让地价增值的秘密武器——‘断头河’前七份内河的华丽变身。”
4月22日下午,记者见到了这条非常“值钱”的“断头河”。这条河宽约10米,长近600米,一头流经白剑线,但被公路建设阻断,仅靠两支直径80厘米的涵管通水,另一头连接新横大道,乍一看还以为是个长条形的池塘。
在该镇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顺着河岸一路向北,穿过一个凉亭与几间建筑后,眼前出现了一幅与此前有着天壤之别的画面:一个占地约12000平方米的小公园上,曲折有致的桥梁跨湖而建,将围绕四周的几个庭院有序连接,岸边绿廊、游步道等设计均已初具雏形。让人难以想象的是,眼前这个休闲公园的前身竟然是一个垃圾堆积如山遭人唾弃的臭水塘。
“前七份内河原来的宽度约为10米,长为600米,现在我们要把它拓宽至14米,中间保持180米的长度,再在北面这头增加一个直径40米的圆湖,并且在旁边这个小湖里安装一个水泵,通过技术手段,把下面的水抽上来再往外翻实现流通,形成内水循环。而对于另一头,我们将改建桥梁,确保交通与河水流通两不误。”该镇党委书记杜年胜在现场解说道。据了解,该河段的拆违、政策处理、清淤、河道改造等工作都已经在4月底前顺利完成,待五六月份景观、绿化等完工后,前七份内河将会以全新的面貌亮相。
采访中偶遇一位前来散步的村民,他对前七份内河翻天覆地的变化表示高度赞许,同时也充满了期待,“这里改建得真好,现在看起来就已经很漂亮,相信以后绿化做好了一定会更漂亮。我现在经常来这里走走,感觉很不错。”
车洁琼还透露,前七份内河四周有多处待开发的住宅地块,此次改造不仅能给村民提供一个非常像样的休闲娱乐好去处,还带动了周边的地价。日前,内河以西约60亩地已经被一家房地产公司拍走,用来建造住宅小区。由于拍卖前已经公布关于前七份内河改造的规划方案,该地块的卖点立即凸显,引得多家房地产公司参与竞拍,而对于内河以东的30多亩安置小区建设,车洁琼也非常看好。
倒逼市场转型升级
洋张泾连通工程路北段长度约为1000米左右(五金城出口到双水河)。截至4月15日,该街道共拆除违法建筑18处,面积3200平方米,彻底整治了沿河违建和排污纳管等问题。
而位于路桥街道良一村境内的洋张泾与路北段截然不同。
该河段全长580米,除路桥大道以南近100米为明河外,其余400米全部被老钢铁市场和五金城所覆盖。老钢铁市场始建于1983年,至今已有30余年;五金城始建于1998年,至今也有15年。两个市场共有摊位400余个,年租金达到1000余万元。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该市场落后的低、小、散经营发展模式以及土地要素制约等问题日益突出,只有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步伐才能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路桥街道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借“五水共治”形成市场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虽说会导致一部分低小散经营户在市场竞争中被自然淘汰,但同时也给“大浪淘沙”后留下的这些经营户创造了更好的发展环境。
据了解,该河段整治工作于2月28日启动,截至4月15日,已经全部拆除违法建筑约18000平方米。目前,路桥街道正在着手制定洋张泾河道周边区块的截污纳管方案以及河道两岸的景观改造方案,计划今年年底全面完成整治工作。届时,除了实现明河贯通以外,还将按照区里要求在河岸两边各设7.5米宽的景观、步行道等,在营造优美市场环境的同时还兼具群众休闲娱乐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