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听远古的声音破空而来,去拣拾老街的历史,记住我们的根。
——《题记》
路桥十里长街,始建于南宋,它穿过800多年的时光,身上落满历史的沧桑。
漫步其中,你会发现,十里长街,真的很老了。被经年的烟火和尘埃熏染浸透,老得只有一种色调——陈旧的青灰。仔细打量,无论是门中雕花的石梁,还是两扇厚重的木门,或是屋顶的飞檐,窗檐的花饰,街边搁放的几块石几,石几上爬着的青苔,都像是时光深处探出的触须。如若你用心摸上这些触顺,它就会像《阿凡达》中那棵神树一样,让你的心与老街的心一起跳动,你就会顺着历史的文脉,一路穿越时空,回到南宋时期的十里长街,感受那时那地的人文文化。
继续漫步,依旧是那个转角,依旧是那位老人,她悠悠转动着石磨,仿佛在转着悠久的岁月,嘴角颤动着笑意,就像暮色中跃动的烛光。听老人说,石磨曾是家家户户的必备品,干什么都离不开它,就是想喝口米粥,也要经过石磨的加工。随着时间的飞逝,石磨就像头渐渐力竭的老牛,工作的时间越来越少,人们也都不愿再去用它。石磨慢慢退出了人们的视野,祖祖辈辈留下的生活气息也已经淡去,石磨代表的那个时代更是离我们远去。可老街上的一些老人们一如既往,坚守着一份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你看,那件件水袖盈盈的戏服,那杆杆粗糙却精准的手工称,那散发阵阵木头清香的打水桶……无一不是纯手工制作,它们都是老街人不愿丢弃的情怀与历史啊!
继续前行,来到卖芝桥上,传说很久以前,在这座桥的附近,住着一位美丽而善良的姑娘,名叫芝儿。村里面有一个恶霸,对他垂涎已久,企图图谋不轨,芝儿的母亲为了保护她以死相争。母亲死后,芝儿伤痛欲绝,但是没有钱安葬母亲,所以在这座桥上卖身葬母,以敬孝道。后人为了纪念她,故取名卖芝桥。
站在桥头,顺着两侧的房子往上看,梅兰竹菊,虫鱼鸟兽的雕塑,总会在你不经意间扑入眼帘,衬着蓝蓝的天空,就像是蓝色画布上的黑灰水墨画,流畅的线条似乎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悠远的故事。这些便是老街灰雕。它们造型多样,简而不媚,凝聚着路桥手工艺者灵巧的构思和精湛的手艺。
或许,浩荡的风烟,久远的时光,会将故事归于平静,会将历史淹于尘埃。就像眼前的十里长街,街里街外仅一屋之隔,不知哪一天,街外的世界就吞没了街里的一切。或许某一天,那些来往的过客,行至此处,皆要驻足,如我一般,叩问老街的前世今生抑或来生。
浅淡月影下,光阴落满了一地,夜晚的老街静谧无声,偶有人走过,孤单的身影便消失在朦胧的月色中。十里长街,绵延幽深,我忽然觉得,我就算读懂了老街的某段历史,却怎么能完全读懂老街曾有的风情呢?
也无妨,且让我在这初夏时节,无问西东,不言其他,就这样徜徉,再徜徉,徜徉在十里长街的最深处,做一回历史的聆听者,我只愿那哒哒的马蹄告诉我,今日,我不是过客,我是寻根而来的归人!
(指导老师:李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