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有一条街。叫十里长街。
一里二里又三里,是独具风情的房屋建筑。高高低低的两层屋子,不知是哪种木材筑成的门户,精简的格子花纹整齐排列着,简洁却又暗暗的蕴含着一种来自遥远的味道,那种简单到了极致,同时却精致到了极致。由强硬石块一块块叠加起来的墙壁,已变得些许平整,是什么可以让他们从当初棱角分明变得失了锐气?可能是百年的风雨霜冻吧,可能是百年的曲折波澜吧。脚下是青石板,清一色的青石板,有被踩成凹槽,却没有一丝青苔。
走过的青石板路,望见一位含笑倾城的女子,撑着油纸伞,袅袅走过:如梦,如烟,如相思。这感觉,似是入了一场恍如隔世的梦。那老街青碧黛瓦的古色古香,笼罩着一片天青色的烟雨,多少楼台舞榭被岁月荒芜。
四里五里却六里,是乡土之间的人情。密密麻麻的老字号各自搭起了自家的招牌,各样的店铺坐落在整条街的每一处,走到哪儿都是店。有小贩的叫卖声,迎合着铜铁的敲击。可以听见行人的步履声,呼应着上句下句的谈笑。来往的人很多,顿时仿若又一次坠落回到古时明万历年间繁荣的集市,从那时的繁荣开始,就是个烙印,藏在血肉之躯间的印记。也许你还能看到一叶小舟在老街旁边的河中漂泊,一翁一叶舟;也许你还能看到买糖人的老人的甜糖味在异常拥挤的空气中缥缈,一人一手艺。
墙里的柳色依依,墙外的细雨滴滴,仿佛被佳人挽住的袖子。天上的雨滴,落满石板上每一处水洼,浅浅深深,一圈圈晕溅开来,承载了百年的世事沧桑。亭下,文人墨客流觞曲水作诗百篇;赶考的书生在这里匆匆走向贡院,开科取士。
七里八里望九里,留下着的是那百年的记忆。毁灭那些黑色的记忆,日夜默默交替;大起大落人生的哀愁,虚实悄悄溜走。虽然我们并不不清楚这里曾经发生了什么,但老街现在的安详和谐,便是记住了。它经历了可能是所有人都忘却了的,但只要是现在的,就是一直被记载的。岁月并不都是灿烂;会让你在叹息中遗憾,会让你于彷徨中感伤。
把年华的刻刀缓缓一划,婀娜少女光洁的额头上便抹去了稚嫩,倾注了成熟。把时光的幕布轻轻一掀,少年那如梦的双眸便逝去了天真,蓄满了深沉。
十里,是每个人的故事,不同的人留下不同的事。有着自己的见解和理解,抱着自己的一丝思考,一丝味道,回到自己的世界。
家乡的老街一点都没变,在我的世界里。
(指导老师:应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