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我区文化馆书法工作者郑聪宾被评为浙江省书法家协会“2018年浙江新峰精英40家”,参加浙江新峰精英40家精品展。而本次郑聪宾共展出三幅书法作品,两幅为自由创作作品,一幅为指定创作,内容为“八八战略”之六。
据了解,此次系列特展旨在用书法艺术形式,讲述浙江作为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坚定不移实施“八八战略”的“春天故事”,激励全省上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专攻”和“博练”是郑聪宾能取得书法成绩的主要法宝。正如唐朝书法家孙过庭,专习王羲之草书,笔法精熟,唐代无人能与他相比。郑聪宾为了领会其中的技艺,确立草书学习以孙过庭《书谱》为专攻对象,日复一日地练习,在苦练中探索小草书法艺术的技法,融性情于挥洒之中,体现书以达情。2013年,郑聪宾书法曾以酷似孙过庭的风格入选国家级展览,开始在全国崭露头角。
既“专”且“博”,米芾《蜀素帖》《苕溪帖》和怀仁《集王圣教序》是郑聪宾行书的取法对象,小篆则取法唐代李阳冰《三坟记》,小楷以王羲之《乐毅论》、文征明《南华经》为蓝本,并不断汲取艺术精华,拓宽艺术视野,在真、草、篆、隶等方面全面要求自己,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历史专业出身的郑聪宾,又当了多年历史教师,对东晋、西晋的历史颇有研究。他对古代文学,尤其是先秦散文,也颇感兴趣。国学的文学底蕴,在潜移默化中,让郑聪宾的文字更厚重凝练。
“围绕省文联和省书协‘新峰计划’的培养计划,我要多向国家级、省级名家、名师请教,多向与会省内书法精英学习。”郑聪宾说道,下阶段他打算组织书法文化沙龙,让具有一定底子的书法人,同行聚在一起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