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空间提效率保障经济发展
路桥区土地利用农保率过高,是制约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因素。我分局与各镇(街道)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在全市率先完成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促使全区基本农田保护任务降低1.85万亩,基本农田保护率从93%降低到83.6%;调整基本农田2.95万亩,规划期内新增建设用地空间5.27万亩,把未来规划期内重点平台、产业集聚区、新农村等建设空间调整为建设用地区,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
近年来,土地指标越来越紧,报批越来越难,我分局通过提前介入、全程跟踪,努力提高报批速度,同时加大重点项目包装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追加指标,3年来共完成农转用报批10442亩。同时,为克服耕地占补困难,想方设法外购到耕地占补平衡指标5077亩,满足了建设用地报批需求,确保了全区连续16年实现耕地占补动态平衡。
我分局近3年来共办理具体项目供地190宗,面积13526亩,每年均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供地考核任务。其中以公开出让方式供地117宗,面积5143亩,实现合同出让金87.96亿元;协议出让土地7宗,面积592亩,出让金2.82亿元,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用地和资金保障。同期办理抵押登记736宗,支持社会各界融资230亿元。
我分局还从科学环保开发的理念出发,着力建设大型矿山、就近供应。近3年来已供应全区建设项目所需矿产石料3801万吨;今年还将设置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路桥区工业区、沿海高速3个配套大型矿山,其中估算总储量达到1.4亿吨的集聚区和路桥工业区2个大型矿山,年内将完成出让和发证工作,争取2013年6月份之前正式开采,为我区今后数年的石料供应打下良好基础。
构建快速机制保护耕地红线
我区自实行国土资源联合执法监管以来,虽然在土地执法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土地违法违规现象依然相当严重,尤其是对已建成违章建筑物的强制拆除(复耕),执法阻力大、执法成本高、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严重,并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依靠集中整治、联合执法加以强拆,往往只能是一时的治标之策,对于土地保护的长远利益则收效甚微。为综合运用好各方力量,真正形成合力遏制土地违法于萌芽状态,我分局在加强土地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着力探索创新,提出了“制止违法用地、违章建筑快速反应机制”的土地执法监察新理念,并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付诸实施。通过关口前移,把原来对于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和非法开采着重后期查处改为着重前期防范为主,变被动执法为主动执法,变消极阻止为积极防范,快速反应、及时处置。通过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制止、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查处,使违法用地刚刚萌芽就被及时掐掉,减轻了执法阻力,降低了执法成本,也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浪费。自2011年在全区全面推行以来,通过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全区违法用地宗数同比下降35%、违法用地总面积下降54%,初步形成了依法用地、管地的良好局面。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形势也取得明显改善,全区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的比例从14.1%降至5.55%;2011年度变更调查违法用地占耕比暂为5.8%,为全区实现零问责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分局还被国土资源部列入12336联创共建“为民服务示范窗口”活动单位。我区土地执法的工作经验得到了市政府和省厅、市局的高度肯定,2011年4月,市政府在我区召开现场会向全市推广;今年2月,省厅在我区召开全省执法监察工作现场会向全省推广。
我区在加强耕地保护的同时,还以建促保,积极开展海涂围垦工作。2005年开始我区在黄礁涂进行海涂围垦,面积10224亩;2006年我区三山涂围垦工程开工,面积31396亩,目前都已基本完工。其中三山涂已通过建设用海审批1.2万亩,项目完工后预计可垦造耕地近万亩。
力抓节约集约服务转型升级
我分局坚持走节约集约之路,以亩产论英雄,努力促进建设用地效率提高、经济转型升级。
为推进低效用地二次开发,促进工业转型升级,解决小微企业用地难,我区2008年即出台了《关于鼓励工业企业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若干意见》,引导区内企业从原来的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员工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鼓励企业科学调整内部用地结构,通过零地技改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我区已有100余家企业实施零地技改,增加工业性厂房40多万平方米,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和亩均产出值有了明显提高。今年前4个月全区又有5家企业实施零地技改,可增加工业性厂房4.3万多平方米。
在我市2011年开展的“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大讨论活动中,我分局把消化处置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全年共消化利用批而未供土地2558亩,超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28%;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155亩,超额完成65%。累计清理处置闲置土地45宗,处置率100%;闲置土地开工面积580亩,开工率53%,消化利用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今年区政府又把盘活存量土地工作列为我区大干二季度“百日攻坚”四大行动之一,强化奖惩措施,强力推进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消化处置工作。
加强自身建设服务民生社会
我分局一直致力于加强自身建设,每年开展“学业务、强素质”等活动,强化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和进行业务素质培训;持续开展了党纪政纪、廉洁从政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不断开展制度的“立、改、废”工作,通过梳理和完善业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等方面加强国土文化建设,促使队伍的素质与活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全局上下“把权力还原为责任,把管理转变为服务”的理念得以进一步强化。我分局目前又积极创建“五型”机关,通过抓学习培训、抓礼仪行为、抓工作效率、抓党风廉政、抓和谐稳定,全局上下共同努力,把分局创建为“学习型、高效型、礼仪型、廉洁型、和谐型”机关。同时还把“内树正气、外塑形象”主题活动与“双保双服务”、“创先争优”等其他活动密切结合,深入基层,加强服务,以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自2010年以来,我分局持续开展土地登记发证提速工作,通过信息系统升级、前置数据录入、简化审核工作流程、加强窗口力量等手段,使套式住宅土地交易登记的办理时间由20日提速到“当日办结、隔日领证”;2011年又进行了再提速,中心城区实现套式住宅“当场办结、立等可取”、中心镇实现“当日办结、隔日领证”;今年上半年又对中心镇的套式住宅交易土地登记发证进行了再提速,目前已实现“当场办结、立等可取”。同时,对其他土地登记事项也不同程度的进行了提速。我分局为民便民的新形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路桥区国土办事窗口被市人民政府评为2011年“行政审批服务先进单位”。
我分局为促进民生改善,积极参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农房改造建设等工作,对农房改造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如2011年全区年度新增建设用地中专项用于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用地指标达623亩,占市下达我区计划指标的48%。农民个人建房各种涉土收费均已取消。我区还把农村村民建房用地审批权下放到各镇(街道)、各国土中心所,同时实行网上审批,既提高了审批工作效率,又方便了人民群众就近办事。
下阶段,我分局将继续深入开展“双保双服务”活动,积极创建“五型”机关,进一步提高效能、改进作风,做好保障、保护工作,服务社会、服务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