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2年04月16日 星期一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剪一段 蹁跹巧韵

  □本报记者  陈璐  通讯员  陶海燕

  以前逢年过节,大家总喜欢拿各色祥瑞的剪纸来装饰自家的墙壁、门窗、房柱、灯笼等。因为那一张张小小的剪纸上,寄托了人们最美好的祝愿,看着玲珑,念着温馨。因为这门手艺独特的亲和力,剪纸也成了我国最普及的民间装饰艺术之一,并饱含生机和商机。 

  化身现代装饰艺术 剪出商机 

  台州的剪纸源远流长,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这门精巧手艺,并于明、清、民国期间逐渐流行起来,成了男女老少表现巧手玲珑心最好的方式。解放后,剪纸这门传统艺术又不断得以创新。 

  在省内,路桥、温岭、乐清、桐庐、丽水、宁波等地均有各自独特的剪纸技艺,并延绵出新。对路桥而言,最富特色的当属郑仙云所传承的路桥装饰剪纸。该剪纸除了集中体现“凝炼概括、厚中见秀、玲珑剔透、含蓄华丽”的精妙,还蕴藏着我区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路桥装饰剪纸是江南特有的典型代表之一,故有着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民间气息,作品总能流露出其特有的秀气和灵气。它的题材内容主要包括戏曲故事、风俗人物、吉祥图案等,大多表现国泰民安、万事如意、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等美好寓意。在保留“福、禄、寿、喜”等传统内容的同时,又融入了贴近现实生活的崭新创造元素,使得路桥装饰剪纸既富有时代气息,又长盛不衰。 

  此外,路桥装饰剪纸在形式和表现手法上也别具匠心。因为它既具有北方剪纸“凝练概括、粗犷笨拙、单纯明快”的特征,又兼容“厚中见秀、玲珑剔透、含蓄华丽”的江南风格。南北技艺融合,自是别有一番妙处。 

  另悉,郑仙云创作的剪纸具有强烈的装饰性,超越了以往实用性的局限,逐步提升为现代的装饰艺术。近年来,路桥装饰剪纸逐渐实现了与年画、版画、书法、拼贴等姐妹艺术元素有机结合,使得装饰性不断增强,购买群体不断扩大,商机也由此不断涌现。 

  而这种创新突破,需要不断挖掘生活,领悟生活。郑仙云的每一幅剪纸作品都倾尽心血,力求完美。这份完美既体现在作品流畅的线条上,也体现在作品栩栩如生的内容展示上。郑仙云曾坦言,剪纸作品不怕有缺点,就怕没特点;不怕费工,就怕不精。但是,不求最好。这或许也是路桥装饰剪纸的发展方向。 

  漂洋过海展巧技 剪出自豪 

  上过无数次的报纸和电视,曾到国外进行艺术经验交流,参展过我区首届民间剪纸艺术展,入选过首批“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因为长久怀揣着路桥装饰剪纸这项技艺,郑仙云的生活变得既精彩又与众不同。 

  郑仙云曾上过《浙江日报》、《青年时报》、《台州日报》、《姑苏晚报》等权威报刊,也有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杭州电视台、江苏电视台、苏州电视台等媒体对其作专门报道。 

  让郑仙云印象最深刻的,当属2005年6月杭州市文化广局组织民间艺术友好交流团赴法国巴黎、意大利罗马进行民间艺术经验交流,他有幸被邀请参加。在交流过程中,郑仙云现场表演的民间艺术剪纸,引起了外国友人浓厚的兴趣,部分外国朋友还拿起纸张现场“拜师”剪起来。这项精巧的技艺,得到了国外艺术界高度的评价,也使得路桥装饰剪纸的魅力蹁跹舞向国际。郑仙云心中的民族传统技艺自豪感油然而生。 

  数十年的剪纸生涯,郑仙云取得了众多不菲的成绩。大幅剪纸《十八罗汉参禅图》、《清明上河图》等荣获浙江省民间剪纸展金奖,《八十神仙卷》、《百蝶图》、《江南水乡》荣获中国民间艺术剪纸邀请赛银奖,《清河坊财神》获首届中国民间艺人节优秀奖,《寿星图》、《和合二仙》被华夏剪纸博物馆收藏。 

  2006年,郑仙云的作品选入《中国民间剪纸史》;同年7月,浙江省文化厅颁发《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展示荣誉证书;2008年,应浙江省文化厅组派,他的剪纸作品还参加了阿曼苏丹国马斯喀特市第九届艺术节展出,获得海外友人的如潮好评。

  后记

  目前,郑仙云在杭州的清河坊和苏州的山塘街都开设了自己的剪纸店,广受欢迎。这些将剪纸艺术和室内装饰结合得恰到好处的作品,或者说是精致的商品,在与时俱进的市场里焕发出勃勃生机,并彰显其特有的商业魅力,是传统艺术得以长久生存的必经之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广告
   第05版:调查
   第06版:城事
   第07版:理论
   第08版:原创
剪一段 蹁跹巧韵
e闻视野
这儿的歌声又亮了
严正声明
遗失声明
今日路桥综合03剪一段 蹁跹巧韵 2012-04-16 2 2012年04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