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阅读是最长情的陪伴

  □路桥实验小学  陈海虹

  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如果能给他们的童年增添一抹亮色,给他们的成长带去一份滋养,将使我们老师感到无比欣慰。 任教四十多年,我始终觉得,阅读是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那么,如何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呢? 

  用耳阅读。孩子的阅读离不开故事,因为故事既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又能丰富他们的想象,还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刚入学时,我们可以开启故事之旅,让孩子们用耳阅读。我们选择孩子喜欢听的故事,每天听一个。让故事飘飞在他们的脑海中,让文字流淌在他们的心灵里,开启他们阅读的大门。在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问些相关的问题。其实,在坚持每日听故事的日子里,很多孩子会按捺不住好奇心,找来相关故事,提前把后面的故事“预习”,有的甚至把剩下的所有故事都看了。这时,我们就可以趁机请一些孩子自己来接着讲,训练其语言的表达能力。 同时,向他们推荐一些其他故事书,故事可以由短到长,由浅入深,题材丰富多样,满足不同孩子的阅读需求。让阅读从用耳朵听变成用眼睛看。

  用眼阅读。进入二年级后,变为每天“读文章”。此刻,孩子们成了阅读的主体。每天在晨读或中午,由一个孩子来当小老师,为同学们读一篇自己最喜欢的文章,可以是故事、诗歌,也可以是散文、小说,可以是全篇,也可以是片段。 孩子们分享的书目多了,见识也广了。经过孩子们的推荐,组建一个班级图书角,由一本变多本,极大地增强图书的流通性。于是,规定每天必读30分钟以上,以“阅读银行”记载,既保证了孩子的自主阅读时间,也促使孩子们拓展阅读空间,打开阅读视野,尽可能放眼去阅读。

  用心阅读。我们知道,光是尽收眼底的读是不够的,还必须要认真思考,方能领略到文字的内涵与文学的魅力。孩子们有了前期的阅读,已养成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和基本的阅读习惯,可以开始进行形式多样的班级读书会。或共读一本书,或好书推荐,或诵读比赛,或手编报比赛等。在各式各样的活动中让孩子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阅读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

  用手阅读。“不动笔墨不读书。”进入中年级后,让孩子们学会做最简单的摘录笔记,将每天阅读中的好词佳句摘抄在“采蜜集”上,从每天摘抄5-10个词和一两句话,再到引导孩子们每天写120字左右的读后心得,随后在读完一本书后,写一篇读后感。对写得好的及时进行表扬、分享,既提高了孩子的积极性,又为学困生做了引领示范。我们逐步实现由聆听到目睹、由思考到笔端的阅读转变过程,以达到诗人朱熹所说的“读书三到”。

  总之,孩子们的阅读之路是漫长的,因为值得我们阅读的书本太多太多。只要我们在小学阶段开启阅读这扇大门,让阅读在他们的生命中扎根,文学的种子在他们的心田里萌芽,那么,阅读也将带给孩子们最温暖的记忆,阅读也将成为孩子们最长情的陪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综合
林炳田:火淬金生
阅读是最长情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