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说南特的法国人特别友善。的确,在其他城市,如巴黎、里昂、波尔多、图卢兹等地的人们一直告诉我:你真幸运在南特求学,其他城市的法国人其实并不是你看到的这样,大部分人都比较清高、冷漠。
我很认同他们的观点。在巴黎那样充满魅力又充满压力的都市,他们行色匆匆,神情大多是礼貌而疏离的。有人说,爱一个人,带她去巴黎,恨一个人,也带她去巴黎吧。这跟一个城市的氛围和节奏有关系。典型的法国人的个性,大部分是属于高冷的,有一种傲气,要么是慵懒的,带着一种散漫。只是很奇怪,偏偏我所在的地区和我所遇到的人,都是那么简单自然。
南特市中心有家卖葡萄酒的店铺,我想为家人朋友细心挑选,帮他们准备一份精心的礼物。而在一旁给我介绍各种红葡萄和白葡萄酒的店员光头大叔,耐心且专业地帮我找到最合适的礼物。价位、年份、搭配、口感、种类,无一不细细道来。想起来,不像是在挑选红酒,而像是在听故事,像是他在读介绍葡萄酒知识的书。我甚至都听得入了迷。最后在我挑选完成,他在帮我打包时,我经过他的允许拍摄了一张他工作时的照片。光头大叔一边动作熟练地系包装带,一边还扭头友好地问我:“我需要对着镜头微笑不?”真是让人印象深刻。他的知识储备和素养应该来源于良好的阅读习惯。
法国人从小积累的阅读量真的很惊人。他们的阅读习惯让人佩服,随身都会带着一本书,在等车或者坐车的时候阅读。他们看的书籍泛而杂,所以很多时候都能侃侃而谈。其中有一个法国朋友甚至告诉我,他读过《骆驼祥子》。为了掩饰我的惊异,我只好和他聊起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也是这样一位偶然遇到的懂亚洲文化、会说日语、也了解中国好几个城市特征的法国朋友,当我一个同学在集市遭遇扒手时,热心地帮我们跟踪定位,报警找回遗失的手机,并且在之后反复强调:你们一定要注意,这里的非法国本土人就喜欢偷窃你们这样的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一种善意的提醒和关切,我们自然感激不尽。
教语音课的法语老师Lauri特别有人缘,且认真敬业,我们都十分喜欢她。在一次作业修正之后,我很感激她帮我取得的进步,于是给她带了菊花茶和玫瑰花茶作为小礼物表达我的谢意。没想到她十分惊喜,并且一眼就认出菊花茶,说这个对嗓子非常有好处。而对玫瑰花茶则显示了别样的兴趣,因为她从来不知道玫瑰还可以这样做成茶喝。我告诉她,菊花茶可以舒缓嗓子,玫瑰花有助美容养颜。好多法国人不是特别喜欢茶,或者不知道怎么正确喝茶,但是Lauri不一样,她从没去过中国,对我说这是她第一次收到来自学生的礼物,然而她却懂得很多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的茶叶甚至是花茶。这对我这个送茶的人来说,也有种特别的欢喜,因为接收的人懂得你的心意而觉得特别有价值,特别美好。而这种欢喜是会传染的,是相互的。
我在击剑课上听得一知半解的时候,一个左撇子、英语极好的法国姑娘,从热身运动开始就帮我一句句翻译和示范,直到我完全掌握了要领。笑容灿烂,语调亲切。路上遇到的优雅的老奶奶说,你的鞋子真好看。我低头看看自己的鞋,莫名的心情就好到想飞。然后,两人开始站在路边讨论哪家鞋店值得买。女人讨论起装扮来完全没有国籍和年龄的障碍。从超市费劲地拎着大包小包出来,法国大叔说,买这么多东西你没开车?我帮你拎到地铁站。瑜伽课出来,天正好下雨,开车的法国姑娘大声问:要不要我送你回家,我们同个方向!
不管是高冷的还是亲和的,我们不需要给他国的人打上标签,因为无法定义,无法狭隘地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