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直以为海钓离我们很遥远,但是两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有机会接触,而且两次都是在大陈岛,只不过天气都很极端。
第一次是夏日的晴天,我们有个绝好的计划,就是在大陈岛上骑车。当天一大早就乘坐渔船,连人带车上了大陈岛。当我们从码头骑到岛屿北端,有人提议去海钓。我还没见识过海钓,也就欣然响应了。但环顾四周,我们到达的地方只有一个小渔村,晒着很多网,看上去很荒凉,似乎平时没什么人来。
钓鱼?船呢?
不用担心,同伴们很快就叫来了一艘小船,由几个钓鱼能手带着一起出海。我是好奇才上去的,但到了船上才醒悟:同行的朋友们都只带了自己的鱼竿,看来我只能光看着了。
“晚上的鱼我们包了!”钓鱼能手们同岸上的其他同伴打招呼后就离开海岸了。此前,我只在河里钓过鱼,大半天才钓上一条。于是我问大家,这么点时间,钓来的鱼够这么多人吃吗?他们都诡异地笑了:“你看着吧。”
才离岸不多远,船老大就找准了一处钓鱼点抛锚。钓鱼能手们纷纷抛下诱饵和鱼线,海钓的鱼线和湖里钓鱼的完全不同,不但长得需要用滚轮像纺织线一样卷起来,而且没有鱼漂。我满心疑惑地看着他们得钓多久。但这个疑惑没到一分钟就被破解了。“一条岩头老虎(方言)。”一位钓鱼能手报上第一个“战果”,语气出乎意料的平静,就好像在菜市场挑了一条鱼报个数。没过多久,大家就纷纷“开张”了,桶里马上堆了好多鱼,绝大部分是岩头老虎。岩头老虎,顾名思义,是喜欢在海底礁石附近活动的鱼类,所以我们一般都是挑礁石附近钓。
换了几个地方之后,海钓匆匆收场,因为大家还要赶着去和大部队会合,不过就这么短的时间而言,收获可算得上是极为丰盛。
有了那次跟随海钓的经历后,我算是有点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不,这回有人叫我们一起去,我就先记得问鱼竿的事情。
迎接我们这趟海钓之行的是大风大雨和赤潮。我最后还是忘了带雨衣,幸好大家准备了不少一次性雨衣。
还在等船的时候,天阴沉沉的,下起了毛毛雨,我们未曾料到一场大雨即将来临。与上次不同的是,我们这回直奔主题,就是要来海钓。所以渡船一靠岸,我们马上转而登上渔船。渔船开出去不远,我们发现海面都是褐色的。同行的钓鱼能手说,这是赤潮,漂浮的都是些浮游生物,海面以下还是干净的,钓鱼不会受影响。
和上次一样,船老大也是把船开到礁石附近抛锚,然后大家一起甩下鱼线。我这才注意到,鱼线上有好几个诱饵。“把鱼线放到海底,然后开始抖动。”由于这次同行的有好几个新手,钓鱼能手就开始讲解。这回是自己动手钓鱼,我才能对鱼线尽头的砝码碰触海床有感觉。抖动着鱼线的时候,砝码就像在海底跳跃,由于水的浮力,跳跃的节奏非常缓慢,慢慢的,我也掌握了这个节奏。当节奏被打乱时,或者说感觉到鱼线一紧,就有可能是鱼上钩了。不过,也有可能是鱼钩勾住了海底的什么东西,或者根本就是风浪太大。
在第一个钓鱼点,队伍只有一人钓到一条岩头老虎,大家对这个天气和海里翻赤潮的情景感觉有点沮丧。但是船老大说,这些都不会影响钓鱼的。果然,在第二个钓鱼点,我们就接连钓到了鱼,而且有时一杆子还同时钓上两三条,我这才明白为什么鱼线上有那么多钩了。
尽管雨大浪大,收获颇丰让我们“士气”高涨,大家都兴奋地不断抛下鱼线继续钓。大家的目标不再是岩头老虎,而是石斑鱼。懂行的人都知道,石斑鱼价格更贵,体现在钓鱼上面就是更难钓,我们本来也没奢望能钓到石斑鱼,但被意外的收获震惊到了,竟也相信奇迹会出现。突然,一个钓鱼能手高声喊着:“石斑鱼上钩了!”果然,他钓到比一般岩头老虎大一些的鱼,看上去并不起眼,不过,这真是石斑鱼。
晚餐时,我们一伙全身被打湿的人兴高采烈地品尝着自己钓来的鱼,那美味与兴奋夹杂着,甭提多带劲。最好的一道菜当然是石斑鱼汤了——足有3条石斑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