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依旧火辣的当下,走在大街上,除了路人在行走时撑起遮阳伞,一些骑电动车和摩托车的市民也撑起了“伞”,即在车上加装遮阳篷,穿梭于大街小巷。
这些遮阳篷靠一根钢管支撑在车前把手处,多为圆形,后面还拖着一条长长的“尾翼”,目测其打开长度在1.5米左右,宽度超过2个车身,装了遮阳篷的车需要的行驶空间也大大增加。
8月17日中午,台州市客运南站站牌处停着几辆摩的,这些摩的无一例外都装有遮阳篷。一小伙刚从出租车上下来,此时一辆安有遮阳篷的摩的试图从车与人中间穿过,结果没控制好距离,遮阳篷险些刮到这位小伙子的耳朵。站牌处等车的人见此情形,每逢摩的靠近拉客,他们就会下意识地往后退几步,生怕被这“伞”给刮到。
在台州市客运南站门口的非机动车停放处,记者发现安装着遮阳篷的电动车很多,有的车主停放好车辆后将伞收拢,但是一些敞开篷的电动车则占据了很大的停车空间,造成其他车辆停放不便。
那么,安装遮阳篷后的车在行驶时是否安全呢?
在银安街红绿灯路口,一中年妇女骑着一辆白色踏板电动车,车前把手处伸出一根钢管,架着一顶粉红色的“伞”,遮阳篷明显超过了车身的长度和宽度。
“阿姨,装了遮阳篷后车会不会不好控制?”记者问。妇女想了想回答:“车身确实重了,得慢慢骑,特别是风很大的时候,会比较晃。”在被问及是否知道装这个遮阳篷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时,该妇女表示,有时候遮阳篷确实会遮挡视线,但是天这么热,不遮挡一下太阳也不行。
对于摩的上装遮阳篷,出租车司机张师傅表示不赞同。他认为装了遮阳篷后,摩托车车身变重,行驶时惯性加大,很难掌控左右间距,容易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擦。“有时跟在摩的后面,我的视线也会受阻。”张师傅说。
“这么热的天不装个遮阳篷,就更没生意了。”一摩的师傅说,“我装这个一方面是给自己遮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顾客。”他一再强调,装了遮阳篷后没什么影响,只要小心点骑就不会出什么事。
随后,记者来到里王路上的一家非机动车店,询问店主后得知,这里可以提供遮阳篷安装服务,一个篷加上安装费共60元。“今年天气热,很多人来装遮阳篷。”该店店主表示,“这个星期做了5笔生意,最多的时候一天装了4辆。”前来安装遮阳篷的除了摩的,大多数是骑电动车上下班的年轻女士。
在淘宝网,记者输入“电动车遮阳篷”,发现近期销量最多的有近2000笔,价格也从数十元到上百元不等。
与此同时,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给非机动车安装遮阳篷或遮阳伞,属于违法行为,因电动车安装遮阳篷发生的交通事故也不在少数。提醒市民,顶着遮阳篷骑行,忙着遮阳,也要多考虑一下自身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