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从2010年3月开始,该局从调查中了解到辖区内的居民端电压低于198伏的用户共有3263户,涉及供电人口约11000人。在调查中,该局发现由于变电所出线电压偏低,主变负载率偏高,以及个别10千伏线路供电半径较长超过15公里,线路电容器容量不足等原因都导致了“低电压”。另外,居民用电负荷增加快,公变增容频繁,部分公变无功补偿未及时更换,也造成了末端“低电压”。
为解决“低电压”,该局投入1083万元,共改造了3000余低电压用户,相当于为每个低电压用户花费3119元。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着重改造“卡脖子、低电压、安全性差”的中低压配网,淘汰高能耗老化配变,按照“小容量、多布点”的原则全面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除加快电源点建设以及配网建设,优化网架结构外,不断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对低压配电柜进行技改,同时积极推广AVC系统一体化工作,并于今年2月份投入运行。经过改造,彻底解决了3000多户人家的低电压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