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市场智慧赋能 路桥“城市果篮”焕新

  □全媒体记者 梁亦慰

  “1700箱刚从山东运来的秋月梨,不到一个上午,大半的货被客人直接拉走了,今天可以提早下班了。”9月27日,路桥水果批发市场以崭新面貌“盛装”重启,批发商陈林洪倚着大货车看着穿行在市场里送福的舞狮队伍,语气轻快。

  围绕“智慧化、品质化、人文化”三大核心,兴建于1997年的路桥水果批发市场历经一年的升级改造,已从传统集散地向现代生鲜体验中心华丽变身。焕新的老市场将作为路桥“三八赶集”新消费生态的核心枢纽,借助主题市集、夜间经济、公益行动和数字化扩展,飘起新烟火。

  踏入水果批发市场,鼻尖便瞬间被芬芳的果香充斥,重新规划的交易空间让各个分区一目了然。整齐罗列的摊位与停车位之间留出了宽阔的通道,前来采购水果的客商、市民可开着电瓶车或汽车,一路浏览来自全国各地的鲜果,有中意的,便停车挑选。

  在优化人流与物流动线之余,市场还在硬件和软件上作了提升。硬件上,市场外立面融合传统市集文化元素和现代商业标识,进行了翻新;内部新增集中休息区、实时电子价格屏、标准化冷链仓储及专业的农产品检测中心,筑牢生鲜食品消费安全防线。软件上,全面引入智能结算系统、全覆盖监控网络和农产品溯源平台,智慧运营更高效、透明、安全。

  智慧赋能的“新内核”,让90后小伙吴春雨看到了市场的潜力。一个月前,他将自己的店铺搬迁到了路桥,租了市场里一处心仪的摊位。“我觉得这里的环境和设施都不错,新冷库和我的摊位距离只有9米,24小时保持4℃,水果随取随卖,方便。”市场重启首日,吴春雨卖出了350箱火龙果,冷库被清空了。

  这片百果飘香的天地,聚集着五湖四海的“水果人”,有异乡追梦的吴春雨,也有驻扎几十年的老师傅,王永森就是其中之一。“那时,市场规划还不合理,大货车集中卸货,通道就被堵住了,地上的废果清扫不及时,夏天特别容易招苍蝇。”回忆起老市场的过去,王永森印象最深的就是时常堵住的通道,“现在不一样了,市场改造中,我就宣传好几波了,我和老顾客说,购物体验保证会更好。”

  (下转3版)  (上接1版)

  重启,不仅是开门迎客。路桥水果批发市场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市场将以“三八赶集”这一传统民俗文化品牌为载体,系统推进消费提质扩容、城市有机更新与人文底蕴传承的深度融合,以一系列层次丰富、覆盖广泛、有温度、有深度的创新活动,重塑传统赶集的现代内涵。

  据悉,市场将推出一系列创新活动:“三八集市活动日”直接返现让利;特色摊位公益招标,支持慈善项目;“爱心果篮”行动持续为社区送温暖;打造“星光果市”夜间网红夜市……

  古老的赶集日,叠加了夜间经济、公益行动和时尚体验,烟火气里更添了几分温情与潮味。此外,赶集的热闹还将突破时空限制。当前,市场正积极打造线上平台,未来通过微信小程序,动动手指就能参与直播拼团、领取数字优惠券等。

  “我们是一点点看着这个市场成长起来的,在老路桥人眼里,无论批发还是零售,这里都是‘新鲜’‘实惠’的代名词,现在升级了,必须支持一把。”熙熙攘攘的市场人群中,有不少都是怀旧的老客,他们欣喜于市场的“变身记”,也期待着“赶集”这个充满生命力的词汇,让路桥的“城市果篮”香飘十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公益
因一句夸奖,她开了一家暖心糕点店
每月25日 便民服务和您有约
挽袖完成“生命速递”
宣讲进校园 播下崇德向善种子
服务项目大比拼 各展风采显文明
老市场智慧赋能 路桥“城市果篮”焕新
党建聚力送健康 义诊服务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