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何家欢)8月15日,路南街道南浦湿地公园迎来了一群充满朝气的“环保小卫士”,路桥区2025年“8·15全国生态日”湿地飞羽探秘暨湿地观鸟与生态守护活动在此开展。26位“环保小卫士”手持望远镜、记录本,穿梭于绿意盎然的乡野间,记录下鸟类的意趣多样。
当天上午,刚进公园,一片开阔草坪就成为了大家的观鸟第一站,一只只麻雀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纷纷举起望远镜观察。在镜头里,这些“小精灵们”有的蹦跳着啄食草籽,有的三三两两地掠过草坪嬉戏,此起彼伏的“叽喳”声让草坪顿时热闹起来。
移步来到荷花池旁,只见池里忽地飞起一只全身雪白和一只黑白相间的鸟。“这两只是什么鸟?”孩子们纷纷向领队请教。“全身雪白的是白鹭,黑白相间的是夜鹭,这两只可是涉禽呢!”听到这些有趣的科普知识,孩子们连连发出惊叹,在观察笔记上记录下自己的所见与体会。工作人员适时做出“嘘”的手势,示意大家继续安静观察,不要惊扰这些可爱的“精灵”。
“鸟类是反映生态环境的晴雨表。”在凉亭休息时,工作人员示意孩子们围过来,“全身体羽白色,喙长直而扁平的是黑脸琵鹭,目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而这个头和颈是橙黄色的则是牛背鹭,喜欢站在牛背上或跟随在耕田的牛后面啄食翻出来的昆虫和牛背上的寄生虫等。”工作人员围绕鸟的特征、鸟的分类、鸟类生活习性等多个方面,通过鸟类图片和互动问答等形式,为孩子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爱鸟护鸟科普教育课。
随后的手工制作环节,工作人员先拿出提前做好的立体鸟类模型示范,孩子们围成一圈,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动手开始制作。活动尾声,孩子们兴奋地举起自己的手工作品互相展示:“我做的是小麻雀!”“我做的是白鹭!”大家争先分享创作灵感和印象最深的鸟类知识,现场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伴着偶尔传来的鸟鸣,成了最生动的自然课堂。
“面朝湿地,课堂设在户外,这样的体验更加沉浸。”带着儿子来参加鸟类知识课堂的吴女士表示,她家小孩这两年迷上了观鸟,一到周末就挂上望远镜拉着她出门,“他们懂的知识比我们多多了!”
近年来,台州市生态环境局路桥分局以“宣讲+科普+实践”的形式,依托我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多元场景,通过开展青少年科普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生态保护的意义,推动“两山”理念落地生根,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