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群青年的暑假不一“young”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何家欢)今年6月以来,团区委启动了2025年路桥区“青燕归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设置了220个实践岗位,300余名大学生报名。

  据悉,自活动启动以来,团区委面向高校在读大学生、应届毕业生、待业青年,按照“双向选择、就近安排、合理调配、统一管理”原则搭建平台,结合青年成长和地方发展需求,持续更新政务和企业实践岗位。

  在一个多月的实践中,路桥青年们走进机关、社区、企业,立足服务发展实际需求,深入基层一线,在各自的岗位上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实现个人成长与基层服务的有机结合。

  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的大三学生梁含双便是其中一员。当听闻家乡有需要时,她毫不犹豫选择报名了金清镇宣传办的暑期实践岗位,零距离感受着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政务实践岗位,面对公文写作和家乡宣传等工作有些手忙脚乱,好在身边的‘老师’三言两语点透关键,这让我完成了几篇活动简讯的撰写及宣传小视频的剪辑,十分有成就感。”谈起这一个月的经历,梁含双坦言,她在岗位上收获了很多,这都离不开“老师”们手把手地帮带。

  在金清镇宣传办的岗位上,梁含双还参与了好书推荐拍摄等活动,从刚开始的紧张到后面的侃侃而谈,一切都在不知不觉间变化着。“走入家乡发展的广阔天地,我切实认识到青年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这段经历弥足珍贵。”梁含双说。

  不仅如此,在路桥的广袤大地上,青年们既有在企业测试中心担任测试助理,参与协助工程师设计产品,也有加入社会公益组织,为公益暑托项目的孩子们带去绘画、科普等课程,他们用实际行动助力基层社会发展,以青年视角宣传城市文化,讲好城市生动故事。

  团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活动是推动我区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鼓励和组织青年参与社会实践,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增强青年本领,努力为家乡建设奉献青春力量。接下来,团区委将持续引导广大青年在社会实践的课堂中有所学、有所思、有所获,并为青年成长进步、创新创业搭建更大舞台,实现青年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园地
   第04版:公益
“第二现场”一起过“篮”瘾
这群青年的暑假不一“young”
篮球“狂飙” 烟火气“炸场”
烈日砺青春
点亮乡村书香解锁阅读新空间
戏剧名家开讲,路桥点燃创作星火
在湿地里邂逅“飞羽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