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众多企业的生产制造之都路桥,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大驱动。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达到14.23亿元,同比增长22%。
企业需求 智囊相助
遇到产品有限元分析难题,企业自身没有能力完成计算机模拟怎么办?手工制作的陶瓷滤芯已无法满足客户需求,考虑机器换人该求助何方?……当企业由劳动密集型转型为知识密集型,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喷薄而出时,这些看起来很难的问题,路桥的科技创新孵化基地都可以帮助解决。
2007年成立之初,科技创新孵化基地旨在引进大院名校、科研团队服务本地企业技术创新,建立及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用合作体系。
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机电研究所所长武建伟是最早入驻该基地的人才之一,他表示,初到台州时是自己主动找企业,如今,则是绝大多数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主动找到研究所寻求科技创新支持。而研究所相当于一个平台,为企业发展牵线搭桥,也通过科技帮助企业转型升级。
为了做好企业与高校之间的需求对接,科技局经常开展科技座谈会、专项对接等活动。目前,科技创新孵化基地已经吸引了10余名台州市“500精英计划”创业创新人才落户。该局聚焦企业主体需求,积极落实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等优惠政策。在中小微企业中大力推广应用创新券。全面落实关于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对办理层级在区级的办理事项进行全面梳理、流程再造,充分结合“互联网+”,并采取科室人员跑企业、资料快递等方式,让企业在办理各类申报事项时能真正“跑一次”甚至“跑零次”。
与此同时,我区还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构建完善省级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的阶梯式培育机制,推进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和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和创新活动覆盖率提升计划。
强骨支身 内生动力
近年来,我区科技工作无论是从硬件设施还是软件配备上,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2016年11月,我区制定出台了建区以来第一个科技政策,与之配套的科技新政紧随其后。科创园建设稳步推进并启动运行,2016年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工业设计、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引进了近20个高新技术项目入园孵化。建设科技大市场,引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我区开展技术对接业务,为企业提供政策推送、管理培训、技术征集、校企对接、研发设计等服务,2016年我区技术交易额为2.3亿元。大力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目前约有近19家企业可享受路桥科技贴息贷款,贷款金额共计约65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5034万元。
我区是全市首家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除了每年都举办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和保护活动之外,相关成绩亦是喜人。2016年,专利授权量和申请量首次双双突破2000件,新增专利申请量2899件,比前一年增长53.55%。今年1—5月份,我区专利数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新增专利申请量1037件,新增专利授权量723件,比去年同期增长11.4%。加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目前共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省级专利示范企业9家、市级37家。
如今,台州市“科技新长征”行动的号角已经吹响,我区科技部门将紧抓科技创新“窗口期”,从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创新氛围营造等多个方面,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广泛集聚优质科技资源,加大科技普及力度,全力抓好各项任务落实,促进科技经济紧密结合,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