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敏感的小男孩
《觉察自己的控制欲》章节里写道:树在学校很乖,他自己吃饭睡觉,他不爱吃的东西也吃精光,他自己铺床,自己擦屁股。这样的乖巧,让我有些嫉妒。我问他,为什么在学校认真吃饭,都不会离开座位,他说不知道。我说,离开座位会发生什么事?他笑笑说:“会被骂吧!”是否被骂可能是他的想象,不一定是学校的客观事实。但树的确因为在学校压抑、学着乖巧,而在家里有种特别的反叛需求……树似乎自然地学会三个地方三种规矩,在学校,他熟知规矩,也有能力跟随,只是心里感受到压力,每周第一天上学的早晨经常要闹闹脾气。
你也同样如此,在幼儿园如此规矩与乖巧,洞察你敏感的内心,我和爸爸就会不自主地放大我们的宠爱。在我们家里,不同于别人家,爸爸妈妈会比爷爷奶奶更宠你。你在幼儿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面前就会有三种规矩。以前每周一去幼儿园,你会闹闹小脾气,爸爸妈妈只能在后面推你一把。
少点约束
上周五晚上,你和好朋友洋洋去篮球场运动了,洋洋做了什么,你在一边大笑。我说:“不要嘲笑别人。”你听了就生气了。回到家里我就想了想,觉得妈妈太以成人的思维来想事情了,可能你不是在嘲笑别人,可能是孩子之间的一种表达方式吧。你一向都守规矩、懂礼貌,为什么还要多约束你呢?
我的控制欲
周二,妈妈去接你,章老师说:“今天吃冬瓜汤,硬让他吃了,他吃得都恶心想吐了。”你一向很偏食,最近家里也尽量不买不健康的零食和饮料,通过幼儿园的训练,以及在家里要求你每样菜都要吃一二口,你的偏食情况好很多了。虽然老师让你全吃了,你一点儿也不感到难过,反而高兴地说:“妈妈,我把菜全吃完了。”
想起上周,有一次妈妈让你把菜全吃光,你难过得话都不想说了。为什么老师说的和妈妈说的效果完全两样呢?可能你不喜欢妈妈干预你吧。妈妈真的要觉察自己各种微小的控制欲望,希望着你能朝着我们的方向去前进。“孩子不是我的,孩子属于他自己,属于更大的存有。”这是纪伯伦的智慧,也是书上说的。
努力表达
周日上午,我们去摘小番茄,认识了两位新朋友熙熙和柔柔,你跟她们相处得很好。临分别的时候,妈妈想跟她们的妈妈互留联系方式,但不知道你想替妈妈给她们名片,妈妈却已经递出去了。你大发脾气,蛮不讲理。妈妈急躁了,冲着你大吼了一顿。你转过身来要抱抱,抱着你,妈妈的气顿时就消了,妈妈感受到你强大的欲望与无助。
前一阶段,你用肢体和情绪通过一些比较任性的方式向爸爸妈妈表达需求,妈妈引导你要用语言表达出来,慢慢地,你开始理清自己的需求,并用语言清晰说出来,这样的沟通就更有效了。
约定一遍
周日晚上,你跟一帮小朋友在篮球场玩,小洁妈妈说了你一句,你有点不高兴了。在路上妈妈反复劝导你,不要太计较别人的说法。回到家里,在卫生间刷牙你又愣住了。妈妈拉住你,看着你的眼睛问:“又生气了?”“才不是呢,是伤心!”“那为什么伤心啊?”“因为在路上我一遍就明白了,妈妈还讲个不停,吵死了。”原来,说第二遍的时候,你就开始拒绝了。“那这样,妈妈以后讲一遍你就得明白,那妈妈以后就保证讲一遍,约定好了嗬。”你睁着大眼睛,点了点头。
愿意接纳
周一,你上幼儿园时闹了脾气,回到家里,妈妈跟你商量以后不可这样了,你很愿意就听进去了,果然做到了!妈妈突然觉得你的心门打开了,你愿意去接纳自己的小情绪了,愿意与它们做朋友了。可能还有一些时候,你会无助于自己的情绪,没关系,妈妈愿敞开心门接纳你的心。你有一颗敏感的心,可能就多了一只感悟世界的眼睛,也多了一些内心流出来的各种情绪小精灵和“小魔鬼”。
每个宝贝都有情绪,高兴、生气、伤心、嫉妒等交替着,但他们在学着认识和掌控自己的情绪,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一次的情绪体验都是他成长的机会。当宝贝会说话了之后,我们要在接纳他情绪的前提下,教他正确地沟通,学着用语言把情绪表达出来,孩子就不会因为无助和受到挫折而大哭大闹不止,逐渐会做到遇到事情不惊慌失措,不发脾气,会尝试讲道理并寻求帮助。
(此文写于孩子读幼儿园中班时)
袁淑秀简介:妈妈口袋课负责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感象作文训练体系共建人,华人心理分析联合会会员,腾讯名博,《今日头条》认证原创作者,专注于妈妈学堂、科学育儿、学习方法指导、儿童青少年学习障碍及心理咨询。
电话:82526000
微信号:jdjy82526000 QQ:153492046
欢迎各位家长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妈妈口袋课:mamakdk),加入我们的微信群,添加微信号:jdjy82526000进群,共同学习与成长,有更多更深度的公益家长课和儿童课等着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