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路桥的精度与温度

  □吴怡帆

  上周,路桥看似寻常的讯息,恰如微光汇聚,悄然勾勒出城市现代化治理的双轨并行之径——一端是技术与制度创新的“精度”,一端是人文与情感共振的“温度”。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与浙江金大田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可移动式扦插育苗装置”专利成果免费试用项目,开创了“先用后转”保险模式的先河;路桥大道提升工程中,沥青替代混凝土、“多杆合一”、绿化竖向设计、划分新车道等细节,印证了“绣花功夫”对民生福祉的意义。从田间到街道,创新与实用的结合,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这种精准施策、科学治理的思维,是城市迈向现代化的骨骼支撑。

  精度之上,流淌着民生温度。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的路南街道洪洋村“老省心”综合体,正为银发老人织就温暖巢穴;而高温下的路桥,螺洋街道工会托班孩童的“清凉包”、桐屿街道助联体的“多维救助”、移动爱心驿站的自助血压计与区慈善义工协会14年如一的凉茶摊……皆以不同方式传递着社会对特殊群体的关爱与体恤。涓涓细流汇成大海,从物质帮扶到情感陪伴,从精准清单到长效服务,彰显了社会治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当陶叶革在全国田径锦标赛场上奋力跃向8.04米摘得银牌,当路桥青少年宫舞蹈队捧回14金11银7铜,当路桥小学的《天窗》诵读声传向全国,当罗凯腾叩开西湖大学之门,我们看到的,正是这片精度与温度共同滋养的土地上,生命拔节的动人景象。

  路桥发展的细节之处,皆是治理智慧:美好生活从来不需要宏大的叙事,而是由无数人的善意、创新与责任共同铸就。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园地
   第04版:公益
报头
深化创新 提升量质 加快打造民营经济创新区
金融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布会在路桥举行
区人大常委会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执法检查调研
“开业有道”服务创业者
路桥的精度与温度
以创新之笔绘就民营经济新图景